4.38万亩紫云英翻耕忙 化作春泥来护田
发布时间:2025-04-02 08:25
信息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任 杰 王征洋
浏览量:
字体:大中小
眼下,南县种植的4.38万亩紫云英陆续进入盛花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将紫云英翻耕还田,为水稻绿色种植施足底肥。
在三仙湖镇万元桥村,去年冬季种植的140多亩紫云英悄然绽放,一台旋耕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将紫云英翻耕还田,为后续春耕春种做好准备。紫云英又名翘摇、红花草,是一种低碳绿色农田有机肥料,兼具观赏、生态、药用及饲用等多重价值。紫云英翻耕还田后,可有效提升土壤的有机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改善土壤环境,每亩预计可减少化肥施用20~30斤。
“我们今年共种了1200亩紫云英,现在翻耕后,可以做绿肥,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又可以减少化肥20%左右的使用量。”三仙湖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彭胜说道。
近年来,南县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将“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采取“先实施、后补贴”等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粮油生产大户种植紫云英。目前,全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已增至4.38万亩,成功创建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示范片5个、百亩示范点10个,在造就春日胜景的同时,也让绿肥化作春泥滋养农田,真正实现“藏粮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