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万亩早稻插秧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04-10 09:09 信息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唐 伟 陈典儒 浏览量:
字体:

  四月的洞庭平原泛着新绿,南县17.5万亩早稻田里机声隆隆。4月9日,在武圣宫镇百联村,两台搭载智能导航系统的高速插秧机正以“每分钟15行”的速度往返作业,一排排嫩绿的秧苗被精准插入田中。“有三个种植大棚,机插秧1100多亩,还要帮周边农户插1000多亩,预计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完成机插。”南县富喜蔬菜产销合作社负责人符安祥介绍道。

农户正在插秧

​春耕现场

  田埂上,符安祥盯着实时更新的作业数据,脸上难掩笑意,他的合作社今年承担了1100亩自营田和1000余亩代插任务,新机器带北斗导航,不用人工扶方向,每亩误差不到2厘米,一天能插30亩,效率比传统插秧机快50%!

  眼下正是早稻机插黄金期,全县200余台高速插秧机、1000余个育秧中心满负荷运转。在集中育秧点,工人们熟练地将4-5厘米高的健壮秧苗装篮转运,每盘秧苗间距精准控制在20厘米,确保每亩2万蔸基本苗。县农业农村局农技员介绍,通过推广“早专晚优”品种搭配和集中育秧技术,早稻单产预计提升5%以上。

  “集中育秧核心示范片免费供种供盘,新建育秧大棚还能拿40%县级补贴,我们扩种早稻底气更足了!”华阁镇种粮大户孟力算起政策账,今年他家200亩早稻全部纳入示范片,仅补贴一项就能增收2万元。南县今年推出“政策组合拳”,除每亩100元的双季稻种植补贴外,还对超计划早稻给予80元/亩奖励,创建万亩示范片的乡镇可获50万元专项奖补。技术服务更是“精准滴灌”到田间,全县组建6个县级技术指导组,分片蹲点指导插秧深度、行距控制等关键技术;每个村配备“田管家”,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墒情、病虫害;老科协“银龄农技队”带着便携式测土仪走进田头。

物资储备运送现场

  在中鱼口镇五福村,连片早稻田与远处的玉米播种机交相辉映,构成“双季稻+特色旱作”的立体春耕图。新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五合一”播种机同步作业,“这边玉米地两天播完,那边早稻插秧紧跟进度,土地利用率提高30%。”公司董事长何治强介绍,通过“机插+托管”模式,周边50余户小农户实现“零操心”种粮,亩均成本下降20%。数据显示,全县已储备1100万斤优质早稻种、9300吨化肥,100吨农膜和1000万个育秧盘全部配送到位,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农户不用为“买种难、育苗难”发愁。更让农户安心的是双季稻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每亩最高赔1300元,自然灾害损失有保障。

  据测算,全县早稻机插面积较去年增加15%,预计6月上旬全部完成插播,为全年粮食丰收筑牢“第一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