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间”到“场馆”:一座乡村气膜馆,解锁南县城乡融合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18 09:04 信息来源:南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在南县南洲镇南洲村,这座藏在田野间的气膜体育馆,正是乡村践行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书写“十四五”民生答卷的生动注脚——它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级”公共服务,更以体育为媒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让“共享高品质美好生活”从蓝图变为现实。

破解民生痛点

体育惠民点亮乡村生活

  “以前想运动,要么看天气脸色,要么跑远路去县城,现在走路5分钟就到场馆,下雨下雪都不怕!”傍晚时分,南洲村气膜体育馆内灯火通明,村民刘建华刚结束一场羽毛球赛,额间的汗水挡不住脸上的笑意。作为一名资深羽毛球爱好者,他亲历了“十四五”期间村里体育设施的蝶变:从过去“晴天露天打、雨天无处去”,到如今1600平方米的标准气膜馆随时开放,六片羽毛球场、一片篮球排球共用场满足全年龄段需求,全年恒温恒湿的环境让运动体验直逼城市场馆。

  这座外观酷似“白色大枕头”的气膜体育馆,是南洲村“十四五”期间优化全民健身资源供给的核心工程。村集体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广泛收集村民需求后,联合市场力量实现“双向奔赴”,既保证了场馆建设的专业标准,又通过公益化运营让村民享受到实惠价格。“环境好、氛围浓,小朋友能学球,老人能打气排球,这里早就成了村里最热闹的‘打卡地’!”村民段春华的称赞,道出了全体村民的心声。从最初的新奇观望到如今的日常依赖,体育馆已成为村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累计服务村民超10万人次,真正实现了“体育惠民无死角”。

以点带面破局

全域升级绘就融合新图景

  气膜体育馆的落地,不仅解决了村民“健身难”的问题,更成为南洲村撬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支点”。“十四五”期间,村里以体育馆为核心,联动推进文化生态阵地全域升级:12个文娱小广场散落村中,配备健身器材、休闲座椅,成为村民跳广场舞、唠家常的温馨空间;70公里通村公路全部硬化美化,道路两旁种满紫薇花、玫瑰花,打造出“四季有花、步步是景”的紫薇大道与生态玫瑰园,让小村庄变身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体育+文旅”的融合模式,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村里依托体育馆每年承办各类羽毛球、排球、篮球赛事近百场,吸引周边县市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餐饮、零售等相关产业增收,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旅游饭”。基础设施的完善更吸引了乡贤返乡创业,特色农产品电商、乡村民宿等业态蓬勃发展,形成“体育惠民—文旅引流—产业增收—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数据见证蝶变

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南洲村“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轨迹,更见证着城乡融合带来的民生福祉提升:2020年至2024年,村集体收入从30万元跃升至120万元,实现四年翻两番;村民人均收入从23880元提升至32000元,年均增长8.5%,远超全县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投入占村集体收入比重从25%提高至40%,除气膜体育馆外,还完成了村级卫生室升级、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智慧农业基地建设等10余项民生工程。

  ​从“基础设施落后”到“公共服务均等”,从“单一农业经济”到“文旅体融合发展”,南洲村用五年时间实现了从“乡村”到“城乡融合示范村”的跨越。这座小小的气膜体育馆,不仅撑起了村民的“健身梦”,更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梦”,它生动诠释了“十四五”期间城乡融合发展的深刻内涵——让乡村既有田园诗意,又有城市品质;让村民既能守好乡愁,又能共享发展成果。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南洲村的故事仍在继续。这座藏在田野间的气膜体育馆,将继续见证乡村的蓬勃生长,也为更多乡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洲经验”。未来,南洲村将持续深化民生工程建设,让城乡融合的幸福之花,在这片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