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记忆·厂窖惨案丨生命记忆 幸存者说
历史,刻骨铭心!1943年,洞庭湖畔,三日浩劫,三万生灵涂炭。厂窖惨案,是中华民族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真相不容掩盖,历史必须铭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南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专题栏目《血色记忆·厂窖惨案》,本期,为您推出的是“生命记忆 幸存者说”。
生命记忆 幸存者说
1943年5月9日至11日那黑色三日,让原本在厂窖安宁生活的人们十不存一。因各种原因幸存下来的那小部分人则成了那段血腥历史的直接见证者。多年来,南县各部门、媒体探访了多位幸存者,从他们的记忆中打捞那些尘封已久的历史碎片,还原那段不容置疑的历史真相。
冯秋生,男,91岁,现居厂窖镇玉成村五组。
侵华日军闯入时,冯秋生躲在自家草垛中,日军连刺三个草垛后离去,躲在第四个草垛中的他幸免于难。他曾目睹侵华日军追杀一名逃难男子,枪杀该男子后又刺了三刀才罢休。其继父韩树德头上受侵华日军刀伤,病了几年才去世。
全伯安,男,99岁,现居厂窖镇镇政府家属楼。
惨案发生时,全伯安在富人家做长工,听闻日军杀人开始慌忙逃命,几次碰到日军都惊险逃过,却也被子弹打中鼻梁,至今仍留有伤疤。他曾目睹一名刘姓长工被侵华日军连杀五刀,其中一刀刺穿了脖子;侵华日军将杀死的妇女倒吊在杨树上,将其尸体从胯部劈开一尺多深;侵华日军将刘姓渔夫的儿子绑在树上剥皮;侵华日军用刺刀将孕妇肚子剖开,取出胎儿挑尸取乐。
杨明芝,女,93岁,现居厂窖镇祥和村。
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时和母亲一起用被子包着一张桌子,躲在桌子下幸免于难。曾目睹伯伯杨敬庭、伯伯的儿子杨菊海、伯伯的女婿甘国峰和爷爷任道福被侵华日军杀死。
彭奇(右),男,95岁,现居厂窖镇城西村五组。
因其脑袋无帽沿印、手指无硬蚕印、腿无绑腿痕迹逃过一劫,其堂叔彭莲山(卒年50岁)被侵华日军杀死在莲子港剅口边。
张光表,男,87岁,现居厂窖镇施乐村五组。
其父张子慧(卒年32岁)在汀浃洲被侵华日军枪杀,当时其父怀中还抱着年仅五岁的张光表。
杨长清(右),女,94岁,现居益阳市赫山区朝阳街道银色现代城。
当时和母亲、二嫂、五嫂等8个人躲在亲戚家床下,杨长清被侵华日军抓住时,五嫂、二嫂从床下跑出来,侵华日军追她们去了,然后又在谷仓里发现一名男性,侵华日军把该男性杀死后就走了。杨长清三哥(杨孟德)和四哥(杨立秋)被侵华日军杀害,家里的两间茅屋被烧。
宋才亮,男,88岁,现居南洲镇永安社区围城渠路232号。
其目睹侵华日军对张家禾场的人群进行集中枪杀,其姑父朱某,姨父黄某,邻居夏某、周某、杨某被杀,张家禾场(前坪)血流成河。其父在被侵华日军抓获押运前往张家禾场的途中,奋力挣脱被捆绑的绳索逃跑,故而幸免于难。其堂哥宋才范家被侵华日军放火,在反抗过程中被日军砍断右手四个指头,但仍凭自己的武力逃出日军魔爪。宋才亮三个年幼的堂弟,因躲在棺材中,被侵华日军活活烧死。
时间可以抹平伤痕,却无法湮没记忆。这些幸存者的讲述,每一句都是对日军暴行的控诉。岁月流逝,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登记造册的幸存者已越来越少,但他们的经历中蕴含的血泪与真相,我们必须接力传承。勿忘他们,是对历史的最好回答。愿这些故事化作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历史,也警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