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一线|风雨飘摇,南县防汛的动人身影

发布时间:2024-07-07 16:55 信息来源:红 网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红网时刻记者 曲澜 赵佳妮 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征洋 通讯员 彭琼 黄纯纯 益阳报道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四面环水,地势低平,长江“三口”水系穿境而过,素以“洪水走廊”著称。

  6月以来,多轮强降雨和上游来水致使南县过境河流汛情严峻,垸内田园受淹。截至7月3日零时,南县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已渐次提升至Ⅱ级。截至目前,南县并未出现险情,回望防汛点点滴滴,风雨飘摇中涌现出了一批动人的身影。

陈建与父亲一同巡堤。

驱车奔赴1048公里乡贤奔赴防汛前线

  “爸爸,你去防守棚里坐一下,我来看着……”7月2日晚十一点多,南县藕池河中支麻河口镇东洲电排站防守点,当班值守的乡贤陈建脱下身上的夹克帮父亲披上,劝他去防守棚休息一会儿。

  6月28日进入防汛IV级响应以来,陈建和父亲已经在大堤上坚守了三天。“我的防汛经验不足,爸爸是老党员有经验,但他年纪大了身体差;每次巡逻、查险我都跟爸爸一起,一方面可以学经验,另一方面又能照顾他。”陈建腼腆地说。

  今年40岁的陈建是麻河口镇官正垸村村民,长年在浙江嘉兴从事服装批发。创业有成的他时常想回报家乡,还被村党总支部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听闻家乡防汛响应启动,当晚,他驱车12个小时1048公里回乡,来不及进家门,直接来到村里要求上堤防汛。

  7月2日,陈建所在的防汛中队堤段水位35.4米,超警戒水位0.1米。他与父亲主动请缨参与晚班巡逻和防守易出险的电排站。他说这是父亲坚守了大半辈子的防汛阵地。

在一线奋战的退伍老兵们。

退役军人接“令”集结抗洪抢险一线

  “请问我八十岁了,可以让我参加抗洪吗?作为退役老兵,我要起带头作用的。”“我还很年轻,只有六十来岁,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我随时待命!”近日,南县退役军人收到征集令后,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的电话热火朝天地响起来,退役军人们热血沸腾,纷纷表示愿意为守护自己的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南县持续出现强降雨,险情就是命令,责任就是使命。为弘扬军人作风,充分发挥广大退役军人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即刻向全县广大退役军人发出“集结令”,号召退役军人参加防汛救灾。

  截至7月1日,已有40余人主动报名参加抗洪抢险工作,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军人本色,为南县安全平稳度汛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

农技专家周国平查看晚稻育苗长势。

  红网时刻记者 曲澜 赵佳妮 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征洋 益阳报道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四面环水,地势低平,长江“三口”水系穿境而过,素以“洪水走廊”著称。

  6月以来,多轮强降雨和上游来水致使南县过境河流汛情严峻,垸内田园受淹。截至7月3日零时,南县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已渐次提升至Ⅱ级。截至目前,南县并未出现险情,回望防汛点点滴滴,风雨飘摇中涌现出了一批动人的身影。

“灾后处方”齐心协力保障主粮生产

  南县是洞庭湖区主要产粮区之一,水稻种植面积达60余万亩。连日来的强降雨,全县2.95万亩水稻遭受不同程度损害。为及时补救,南县农业农村局以12个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将全县30余名农技专家分片区、分领域派驻至130个村,“线上答疑、线下指导”,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

  “这块田比较低,趁这几天天晴,赶紧补种还来得及,一定要时刻关注田间,及时排水。”7月3日,在南县华阁镇天然港村,农技人员周国平正在田间地头指导种植大户胡建平进行灾后水稻的补插、补护、补救,确保粮食生产不误时。

  华阁镇兴安村彭金春种植的70亩晚稻田秧苗受损严重,周国平下田查看现场情况后,当即开出“处方”:将晚稻改种倒种春等品种,即用今年收获的早稻种子以直播的方式播种下一季水稻。

  今年56岁的胡建平流转了200余亩水稻田,由于近期连续的阴雨寡照,早稻成熟期普遍推迟。为不误农时,6月27日起,华阁镇农技服务中心对全镇7万多亩水稻田进行摸底,结合早稻、晚稻、一季稻受灾情况和近期天气变化进行分类指导,并派驻农技专家分片分户到田间地头指导,最大限度减少强降雨对水稻生产的影响。

为一线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

深夜送餐村民温暖一线人员

  汛期以来,南县上下齐心协力,一同战“汛”。在前线,七千多名党员干部昼夜不息守家园;在一线后方,同样有一群人,她们往返在一线和家的路上,全天候为一线人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成为防汛不可缺少的一份重要力量。

  7月2日深夜,南县华阁镇天然港防汛中队的值守棚内分外热闹,人声的喧嚷和着饭菜的喷香,让刚刚巡堤回来的值守人员王育平两人原本疲惫的脸上添满笑意,他们知道,是两位“常客”又来送夜宵了。

  王大姐是附近天然港村的村民,7月2日是她深夜送夜宵的第五天。王大姐告诉记者,堤上防汛时间紧迫,任务重,值守的一线人员经常用泡面简单应付,吃不到家里热乎的饭菜。知道这个情况后,她和村内的其他妇女同志自发组成送饭队伍,每天固定时间给一线为堤上的巡逻人员和常备队员送饭和新鲜的水果,保障一线防汛人员的基本饮食。

  连续几天的奔走很快让王大姐一行和防汛值守人员打成一片,就着堤上昏黄的灯光,他们热切地唠着家常,倾听着各自的劳累。

  王育平说,“从16岁就开始防汛,一直到现在,听到有通知我们就迅速上大堤来。这里送饭的,搞慰问的对我们实在太有帮助了,我要感谢他们。为了我们,她们也是放下了家里的事为我们专门服务,特别重视我们,所以我们要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保护好家园。”

  红网时刻记者 曲澜 赵佳妮 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征洋 益阳报道

  南县地处洞庭湖区腹地,四面环水,地势低平,长江“三口”水系穿境而过,素以“洪水走廊”著称。

  6月以来,多轮强降雨和上游来水致使南县过境河流汛情严峻,垸内田园受淹。截至7月3日零时,南县防汛应急响应等级已渐次提升至Ⅱ级。截至目前,南县并未出现险情,回望防汛点点滴滴,风雨飘摇中涌现出了一批动人的身影。

南县麻河口镇西口村的党总支部书记向洁正在铲沙。

防汛一线硬核女支书

  一个4岁孩子的母亲,一个“85”后的女干部,在汛情面前却有着男子汉般的铮铮铁骨,为百姓筑起“坚强堡垒”。她说:“在防汛的战场上,不分性别,作为西口村的一员,我有义务带头参加防汛,尽自己所能去守护我们的家园。”

  这一次已经是向洁参与的第三次防汛行动,这一次她成为了西口村中队长、指导员,肩上有了更重的担子和责任,但是她并没有害怕和退缩。在接到镇防汛指挥所紧急通知后,向洁马不停蹄回到村部,紧急筹备抢险物资,组织村干部到所属堤段上“安营扎寨”,对分片堤段做好全面细致检查以及其他应急准备。

  同时,她也没忘记那些困难家庭,及时组织党员志愿者、片组邻“三长”到劳动力欠缺的老年户、残疾户、困难户家中,帮助清理因多日强降雨造成的房屋积水,并帮助排查房屋隐患,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在这些日子里,向洁的手机通讯、微信里全是关于防汛的工作安排,一直顾不上给家中年幼的孩子和丈夫打通电话。作为一位母亲、一位妻子,在“大家”面前,她一再舍弃了“小家”。好在有丈夫和父母、公婆的全力支持,她的婆婆说:“我们全家人都支持她的工作,她忙碌的时候,孩子的生活我全权负责料理。”

  “作为一名党员和村‘领头羊’,上堤防汛是我应该履行的职责。只有保护好了‘大家’,才会有无数个幸福的‘小家’。”这是向洁在防汛以及其他重大工作任务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她用行动证明了“战场上,巾帼从不让须眉”,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女性的“硬核”力量。

王甫生正手握竹梆讲解“敲梆子”方法技巧。

“以老带新”传经验 同心战汛上一线

  在南县武圣宫镇龙头嘴村的防汛大堤上,几位老人正手握竹梆,给身边的青年干部讲解“敲梆子”的方法技巧。自南县启动Ⅲ级防汛响应以来,武圣宫镇各处大堤防守段面上随处可见“老老小小”的身影。老师傅们细心教导,学生们认真倾听,时而点头,时而埋头做笔记,在清脆的梆声中,这支年龄跨度超过五十岁的队伍成为了大堤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78岁的王甫生,是南县武圣宫镇龙头嘴村防汛经验丰富的“老党员”“老师傅”,他曾参与过大大小小的真实抢险与防汛演习数十次,拥有近60年的防汛工作经验。收到今年防汛的通知后,他主动请缨,成为了“传帮带”中“老师傅”的一员。

  而他的现任小徒弟,是刚参加工作的武圣宫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的干事程晗乐,也是全镇最年轻的“95后”村干部。这对年龄差50多岁的“爷孙配”共同负责龙头嘴村唐家片的险控巡查与防汛值班工作。

  “王师傅是一位防汛经验很丰富的老党员,一起防汛的时候,师傅总是很耐心地教我怎么开沟挖渠,怎么判断水位,平时要注意什么,有他的帮助,我上手特别快。”跟班干事程晗乐说道。

  据悉,武圣宫镇本次防汛工作队伍中共有21人名“90后”参加,大堤上还曾出现过“00后”“10后”的身影,这些年轻人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成了此次防汛救灾的有生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