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安排

发布时间:2017-03-04 16:03 信息来源:南县人民政府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关于南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安排的

报 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南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安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洞庭明珠、生态南县”建设和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86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8.2%,是2012年的1.5倍,四年年均增长9.2%(下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1亿元,同比增长14.8%,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2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亿元,同比增长11.1%,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9.3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亿元,同比增长11.2%,是2012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18元,同比增长9.2%,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同比增长9%,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5%。城镇化率达到46%,比2012年增长8.4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2.11个百分点。万元GDP能耗为0.356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5%。综合分析,2016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一)立项争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强势推进。立项争资力度加强。预计全县全年申报落实各类大小项目200个以上,上级专项财政性资金到位18.6亿元,为年计划的103%,其中,民生保障、农林水利、城镇建设、文教卫生、公路交通、生态环保与工业技改争取上级资金分别为69982万元、45417万元、34592万元、15417万元、13820万元、6592万元、3809万元。“四大建设”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完成1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年内新开工企业8家,新投产企业8家。交通建设:益南高速南县段、G353浪拔湖段改线工程加快,完成“双畅”工程农村公路160公里及19座农村危桥改造,南茅运河三座桥梁主体竣工。城镇建设:振兴路、通盛南路竣工通车,南华南路、子美路年前竣工,铜锣湾城市综合体、瑞丰国际商贸城等城市综合体顺利推进,殡仪馆搬迁工程建成投入使用,中鱼口迎宾南路、三仙湖金光大道建成通车生态建设:继续推进南茅运河生态走廊、三仙湖水库生态综合治理、整县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创新区情湖湿地公园启动建设。

   (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激发活力。预计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3.1亿元,增长3.8%,水稻、油菜产量取得新高。龙头企业强势引领。全县共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包括国家级2家、省级4家。规模农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15家,家庭农场504家,发展“稻虾共生”种养基地20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水稻基地30万亩,建成10万亩苔菜基地,5万亩榨菜基地,标准化养殖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品牌优势增强。亮景苑等企业7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蔬菜、大米产地认证,全省第一个小龙虾养殖协会南县小龙虾养殖协会成立,目前正在申报“南县小龙虾”国家地理标志,“南县中华鳖”、“南县草龟”地域特色品牌商标获得国家注册。现代农业工程全面启动。农开项目、土地整治、旱改水工程加快建设,2016年整合各类涉农建设资金1.7亿元,启动7.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工业经济发掘优势,产业发展难中有进。2016年,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39.3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元,同比增长14.5%。园区工业经济增强。南县腾辉创新创业园服务公司成立,“南县经济开发区互联网+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获批授牌湖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2016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10%。企业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新增国家火炬计划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引进转化了16项新技术。工业投资继续增长。今年完成6.4万吨粮食储备仓建设,2万吨冷库改扩建,克明面业食品产业园建设启动,牛肉熟食精深加工、水产畜禽饲料、纺织服饰生产线等投资继续增长,全县工业取得较好发展。

(四)专业市场日益活跃,第三产业活力增强。2016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8.4%,比上年提升2.2个百分点,新增个体工商户2299户、各类企业396家,全县共有市场主体21272户,其中个体工商户17610户、企业3031户、合作社631户,第三产业活力增强。文化旅游发展快速。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情湖湿地公园启动建设,罗文花海上G20峰会宣传片,南县生态旅游影响力增强。电子商务继续繁荣,全县从事电商企业和网店共860余家,物流快递企业61家,电商从业人员约13600人,带动就业人员约51690人。阿里巴巴农村淘宝、“供销E家”、“村邮乐购”等入驻南县,“雨后中国”、“淘实惠”本土电商发展强劲,全县共建村级电子服务站553个,行政村电商覆盖率100%。商贸服务市场提质加快。启动南洲综合农贸市场、兴盛农产品批发市场及乡镇集贸市场等9处,瑞丰商贸城、桂花中央商业广场顺利推进,商贸实体市场建设加快。

   (五)全面小康夯实基础,精准扶贫强化攻坚。2016年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帮扶政策,全面小康目标进一步夯实。强化精准识别。2016年组织各乡镇对区域内贫困人口进行地毯式自查,准确掌握我县贫困户真实情况,并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抓好产业扶贫。各扶贫工作组积极鼓励贫困人员发展稻虾共生、蔬菜种植、特种水产进行产业脱贫工程,其中 “稻虾共生”生态种养产业被省扶贫办确定为省级重点扶贫产业,带动贫困户6700余户。落实信贷扶贫。全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27亿元,帮助两千多户困难家庭发展生产。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2016年启动经开区、创新区、茅草街三个集中安置点,年前可建成456套,可安置搬迁对象1482人,新建分散安置住房245套,可安置搬迁对象772人。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协同发展。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加强。全县启动建设保障性住房6112套,改造农村危房1500户,启动133个行政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全县社会保险全年征缴基金5.6亿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8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0人,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37.2万人。全年落实城乡低保资金7637万元, 730户1455名对象纳入了兜底保障范围。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3438万元,家庭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391万元,校舍安全保障资金663万元,投入1650万元完成6所合格学校建设(含2所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协同发展。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2700户,全县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14.7万户。人民医院搬迁有序推进,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楼主体建成,新建厂窖卫生院,中医院设立老年公寓分院,建立南县健康信息平台,公共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成功主办气排球赛等多个群众性赛事,积极协办环洞庭湖国际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全县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食品药品领域安全形势良好。德昌公园西广场建成,幸福港湾开工建设,文体中心启动拆迁,人民幸福感增强。

2016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总体经济实力不强,增速不快。二是资源要素保障不足,发展瓶颈需要突破。三是项目投资后劲乏力,大型投资项目少。四是公共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措施

201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注重投资拉动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强化重点项目责任。把精力集中在发展上,各部门要把投资和重点项目作为促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化责任,分级分类推进。2017年,计划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100个左右,力争完成投资75亿元以上。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部门,强化督查考核,促进投资增长。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把重点瞄准到项目上,制定项目推进机制。一是促开工。突出补齐新开工项目不足的短板,紧盯2017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加快项目审批流程,攻克征拆、融资难题,促进项目尽快落地开工。二是促建设。突出推进在建项目实物工作量,做好协调服务,加快形象进度,确保项目按时竣工投产。三是促前期。突出项目前期工作,从项目论证、规划布局、平台建设、招商引资,到项目落地全过程进行服务指导,集中推进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四是强储备。突出项目库基础作用,紧密对接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重大专项,推进项目入库储备,确保有效投资持续发力。突出项目融资服务。把作风聚焦在落实上,落实项目发展条件。一是加强立项争资。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争取全年申报各类项目200个以上,争取资金18亿元以上。二是扩大民间投资。积极招商引资,力争新引进项目15个以上,引进县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以上。推进PPP融资新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南县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争取1-3年拉动社会投资110亿元以上。三是拓展本土金融服务。强化重大项目与金融机构对接,多形式开展银企对接会,扩大融资规模,全年争取融资平台融资净增14亿元。

(二)注重园区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振兴发展步伐。加快园区建设。加强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功能服务建设,重点推进子美路、太阳山路园区道路建设,完成园区污水处理厂和 2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新签约项目15个,新引进创新企业20家,新增规模企业10家,园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推进园区企业租赁转型和并购重组,盘活园区停产和停工企业,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定位,全力打造以克明面业投资为主体,各种食品企业集聚的克明食品加工产业园。以纺纱、织布、成衣一体化为产业链,引入1家大型纺织企业为主导,多家中小企业集群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以南县洞庭湖区域特色农副产品为依托,以南洲物流园为平台的电商产业园。加快新兴产业建设。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先进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光伏发电新能源产业等项目。

(三)注重特色农业和综合配套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实施“稻虾共生”产业工程。实施稻虾产业百亿工程,发展“稻虾共生”种养总面积达到30万亩,年加工小龙虾5万吨、虾田优质稻米18万吨。启动南县洞庭虾世界项目,建设集文化、展示、养殖、加工、交易于一体的小龙虾旅游观光业。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工程。按照“1+10”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思路,创新示范区全力打造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青树嘴镇、麻河口镇稻虾种养示范园、武圣宫镇、厂窖镇特色蔬菜产业园、三仙湖镇龟鳖繁养示范园、乌嘴乡特色水产示范园、浪拔湖镇特色瓜果示范园、明山头镇苗木花卉示范园,中鱼口乡特色种植业示范园和茅草街镇高端现代休闲观光园等10个特色产业园,力争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特色园区示范引领南县现代农业大发展。发展规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模式, 2017年新培育农业专业大户200户、家庭农场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推动“企业+基地+合作社会+农户”模式,新发展5个以上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规模生产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工程6万亩,渠道疏浚873公里。

(四)注重全域旅游和电子商务产业,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制定《南县发展全域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旅游公路白改黑、环湖公路南县段、三仙湖水库快速通道、罗文至明山大堤公路和游客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茅草街至南县和厂窖镇等旅游公路沿线特色居民风貌改造,建设三仙湖水库风光带、南茅运河生态走廊、天星洲湿地公园、厂窖惨案遇难同胞纪念馆教育基地、光复湖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情湖湿地公园、罗文花海、南山旅游村等特色景点,力争2019年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电子商务产业。以“互联网+商贸物流”战略实施为契机,以“农村淘宝”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南县电子商务发展,重点建设县级电子商务产业园,构建“电商+绿色食品+农产品”电商模式,加快农村网点建设,年内实现快递到乡村全覆盖。升级改造县级智能仓储中心、乡镇消费品配送中心、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等项目,完善物流供应链无缝对接。发展商贸流通实体经济。加快瑞丰国际商贸城、桂花中央广场建设,启动铜锣湾广场、南县农产品批发中心建设,完成南洲综合集贸市场和乡镇集贸市场等9个市场建设,加大黄金一号商业体、汽车贸易中心项目招商,完善房地产市场开发,强化规划引导、搭建商务平台、发展连锁经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商贸流通行业迅速发展。

 (五)注重特色城镇和秀美村庄建设,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特色城镇建设。推进桂花园东路、运河东路等城市主干道及50条左右小街小巷改造,推进文体中心、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铜锣湾城市综合体等综合服务功能配套建设,加快幸福港湾、洗马湖公园、鸿雁湖公园县城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秀美县城。推进茅草街全国重点镇,厂窖红色旅游镇、华阁休闲旅游镇和浪拔湖边界镇建设,推进中鱼口乡迎宾路、三仙湖镇金光大道两侧商业开发,推动华阁镇、明山头镇、青树嘴镇、武圣宫镇、麻河口镇提质扩容,启动特色小城镇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科学规划和优化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布局,同步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农村美化亮化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宽带入户、4G覆盖基础能力建设。推进南茅运河生态走廊统筹发展示范区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创新示范区示范引领工程。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构建交通网。完善路网规划,打造快速、便捷、流畅的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加快益南高速、 G353浪拔湖段改线工程、南茅运河航道建设,启动G234南县至茅草街公路、三仙湖水库快速通道和茅草街海事港区建设,继续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构建水利网。抓好全县水系建设,对现有河流湖泊除险加固,构建城乡一体水生态系统,重点抓好三仙湖水库综合治理,完成防洪大堤路面硬化387公里和华阁镇蓄洪安全工程建设,推进小河流域治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网。加快城乡电网改造、供气、公共交通等公用设施建设,加快以县城为中心,乡村为基本点的通讯网、电视网、互联网

(六)注重“转型发展、绿色崛起”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继续开展创建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力争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18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授牌。全面开展洞庭湖水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面开展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矮围网围养殖清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沟渠塘坝清淤增蓄五大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境内“两围”拆除、禁养区内养殖清理退出,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湖子口哑河、五七运河及垸内沟渠生态治理修复,调蓄滞洪、饮用水水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恢复,对工业污染源排查,加快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对工业废水集中处置等推进生态恢复工程。推进高效生态林业建设,完成营造林6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达到155万立方米,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22.4%以上。推进省级重点功能区建设,严守生态红线,抓好天星洲、舵杆洲湿地公园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湿)、退渔还湖、湿地保护生态工程,确保生态建设投入6亿元以上。

   (七)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公共保障,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实现全年新增就业人数49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00人。完成1万户棚户区改造,确保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征缴“五险”基金5亿元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0%以上。抓好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困难群体救助工作,推进扶贫开发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帮助9000名贫困对象脱贫,其中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212人。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成教育建设投入1.36亿元,改造薄弱学校22所,创建合格学校8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人民医院新院建设进度,完成乡镇卫生院提质改造,加快民营医院规范化发展,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提高文体生活水平,加快建设文体中心,加强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各类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村级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村级文化“七个一”工程,各项事会事业协调发展。确保公共安全稳定。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安全监管、消防安全、食品药品监管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安全的网络化服务管理,提升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坚持依法治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和公民法律意识,全面推进法治南县建设。

各位代表,2017年是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是夯实“十三五”基础的关键之年。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同心同德,奋发进取,共同谱写“洞庭明珠、生态南县”建设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