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14-04-18 16:19 信息来源:南县统计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2013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严峻挑战,全县上下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始终坚持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始终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和为民造福第一目标,克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历史罕见持续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立足县域实际,前承后启、乘势奋进,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上的良好势头。

  一、综 合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人均生产总值2212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9.5%,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3463美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2.1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2.1%,其中工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9.4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32:27.1:40.9调整为30.3:27.1:42.7。

  为民办实事工作全面完成。经评估验收,全县承担的省市为民办实事25项指标均已全面完成。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按规定标准100%拨付、发放到位;城镇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免除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金发放到位率、符合条件的再生育夫妇施行出生缺陷干预到位率均达100%。

  二、农业

  农业保持稳定。2013年,全县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亿元,增长3.2%。其中农、林、牧、渔业分别实现产值34.6亿元、0.4亿元、18.6亿元、1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7.7%、2.8%、6.7%。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5.7万吨,全年家禽出栏量575.4万羽,生猪出栏量67.11万头,增长1%,水产品8.96万吨,增长8.3%。

  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水稻、棉花和油菜面积、产量稳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继续被定为农业部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县,产油大县示范建设跃居全省一类县行列。蔬菜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全省最大榨菜、菜苔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有序推进,被评为“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全省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示范县”,港湾牧业被授予国家级示范场称号,凯利水产、集成渔业、欣宏水产、绿丰水产被授予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顺祥水产出口基地公共服务平台被定为全省唯一一家水产品外贸公共服务平台。高效生态林业建设加快推进,完成造林任务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家。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完成投入1.1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4.6万亩。解决5.0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11个村中低压电网改造。

  城乡统筹工作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成,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清洁工程稳步实施,其他城乡统筹工作顺利推进。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6.5亿元,增长2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3家,比上年增加4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33.3亿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2.9%。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28家。本地成长型企业税收贡献率增强,克明面业、德盛纺织分别完成税收4191万元、2025万元,分别占到规模工业企业税收的41.2%、19.9%。纺织企业抱团发展,德兴、众鑫、汇华组建德昌纺织集团完成工商注册。技改完成投入19亿元,增长47.3%,重点推进了拓普竹麻、克明面业等企业技改项目。工业企业加快向园区集中,园区新增规模工业企业4家,达到24家,占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总数的38.9%。实现园区规模工业产值42.9亿元,税收6321万元,分别占到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税收的49.5%、62.1%。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面条、蔬菜加工等食品行业快速增长。

  产品产销较为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86.0亿元,增长22.6%;产品销售率为99.4%。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4亿元,比上年上涨12.8%。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2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2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7.31万平方米,增长29.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6.3万平方米,增长2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37亿元,增长34.7%。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9.9亿元,增长49.8%;房地产开发投资5.5亿元,下降21.9%。

  房地产业稳步发展。实现增加值3.82亿元。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11.3万平方米,下降56.4%。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21.2万平方米,增长15.2%;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3.4万平方米,下降4.2%。完成投入4.5亿元,汇金国际、唯一金城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继续走旺。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96亿元,比上年增长8.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6.8%。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亿元,增长14.3%。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5.68亿元,增长20.5%;零售业零售额29.77亿元,增长11.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6.35亿元,增长12%。

  商贸流通发展迅速。新建“万村千乡”农家店66家,达到416家,被定为“全省百城千镇县乡流通再造工程试点县”。新引进物流企业4家,南洲货运站和南县港南洲港区建成投入使用。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招商引进县域外资金形成固定资产投资9.46亿元,新签约工业项目11个。合同引资8亿元。引进金信达汽配总部入驻南县,投资1.5亿元,入园征地150亩,新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固宏机械、兴南板材等项目动工建设,春洁食品、阿里山食品等项目启动前期工作。

  六、交通、邮电、旅游业

  交通邮电事业兴旺发达。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5.12亿元,比上年增长6.9%。

  邮电通讯持续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0.94亿元,比上年增长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34亿元,增长4.2%;电信业务总量0.57万元,增长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98万户,增长0.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0.92万户,增长2.2%。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40491户。

  旅游业发展增快。全县国内旅游22.6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8.1亿元。其中旅港澳台4600多人次,过县旅游者19.2万多人次。全年出境人数2600多人次。

  旅游业品质提升。涂家台、厂窖惨案遗址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厂窖镇浃南村申报省级旅游名村、德昌公园申报省级重点红色景区通过专家评审,宜和源大酒店通过国家三星级旅游饭店评估。

  七、财政、金融、证券

  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0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4亿元,增长13.5%。全年财政支出22.9亿元,增长14.05%。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39.56%、20.68%、18.72%、71.73%、-5.31%、0.12%。

  金融运行总体健康平稳。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46亿元,增长13.2%。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99.3亿元、47.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1.6亿元、12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2013年共完成保费收入3.96亿元。其中人寿保险收入2.35亿元,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0.13亿元,财产保险收入0.95亿元。赔付额0.53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2项、省级23项,获上级168万元科技经费支持。

  科技创新成绩显著。全年新申请专利202件,通过2011至2012年度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被定为“全省知识产权试点县”。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创建合格学校(幼儿园)11所,启动城南学校建设和中小学校车运营试点工作,被定为“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县”。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基础扎实,活动丰富。县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7.1万册,纪念馆1个;剧场、影剧院2个;乡镇文化站12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10个,农村放映队12个。农家书屋建设逐步完善。完成545户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全县现有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个,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和无线数字电视用户304个村,6.9万户,比上年增长6.0%。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完成545户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1个,妇幼保健院1个,专科疾病防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个,共拥有床位1368张。其中乡镇卫生院12个,拥有床位503张。现有卫生技术人员195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882人。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50人,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5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734人。全县12个乡镇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际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48.1万人,平均参合率为96.3%,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以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为主体的县级医疗资源整体规划通过省主管部门审批,50个疫区村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达标验收。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深入推进,继续保持“国优县”及“省模范县”荣誉。

  十、环境保护与能源消耗

  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进一步遏制。城镇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之内,南洲镇大气污染有所减轻,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TSP)三项空气污染综合指数2012年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1.95%,年均递减了0.32%。

  节能降耗成效显现。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0.39吨标煤,同比下降9.5%。预计全年能顺利完成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的目标。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新创建省级生态镇2个、生态村4个,被定为“全省低碳试点工作单位”。南茅运河生态走廊工程完成4.4公里挡土墙建设,投资7000万元。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2+4”项目进入环保部项目库。三仙湖水库列入环保部良好湖泊生态规划范围,综合改造项目进展顺利。鱼虾恢复工程继续实施。

  十一、城乡建设、社会安全

  “四大建设”全面铺开。园区完成投入9.7亿元。国泰食品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洞庭海大等7个项目动工建设。完成振兴路路面工程和通盛路、南洲西路、兴盛西路路基工程,新建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交通完成投入3.4亿元。杭瑞高速公路南县段主线及其连接线建成通车。启动青树嘴、中鱼口渡改桥建设。启动33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并完成15座建设。红旗桥、文明桥、班咀桥重建进入招投标程序。新建农村公路70公里。完成24个农村客运招呼站建设。城镇完成投入近10亿元。完成兴盛东路二期项目的开工。完成双堰南路路面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城南路、沿湖路、荷堰路等道路的开工建设。

  “平安南县”建设进展良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全年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11人,其中交通事故9人。亿元GDP事故数0.32次,比上年减少0.13次;亿元GDP死亡人数0.07人;万车死亡人数1.3人,比上年减少0.2人。全年全县完成食品检验579批次,药品监督抽验64批次。全年全县共受理群众信访2663件(人)次,比上年增长5%。社会治安切实加强,刑事案件发生率下降。领导干部大接访和“三访三化促发展解民忧”活动扎实开展,民声通道进一步畅通。各类突发事件得到妥善处置。抗击旱灾取得全面胜利。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组织

  人口增长适度。年末全县总人口70.2万人。常住人口62.91万人。年内出生7894人,出生率11.24‰,死亡4072人,死亡率5.8‰,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较快。全县2013年末单位数224个,单位从业人员2.6万人,其中女性7447人。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总报酬9.5亿元,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8.9亿元。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36454元,增长4.2%;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994元,增长7.7%。城乡居民收入有新的增长点。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3元,增长9.7%。

  民生工程不断加强。年末就业劳动力48.2万人,增长0.2%。新增就业人员1.44万人,增长1.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4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下岗职工再就业0.28万人。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7万人,增长5.6%;已参加失业保险1.6万人,增长4.6%;已参加医疗保险4.3万人,增长6.2%;参加工伤保险1.54万人,增长0.7%;参加生育保险3.1万人,增长6.9%;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离退休人员0.77万人,增长2.7%;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0.45万人,增长2.3%;领取失业保险0.15万人,增长7.1%。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面实施,参保人数28.3万人,社保政策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6%。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集中处理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民生保障力切实增强。全年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6.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5.8%,同比增长11.3%。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提标,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由去年的239元、98元分别提高到265元、115元,农村五保年供养标准由去年的2000元提高到2400元。新增城镇就业455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3058人

  社会组织体系稳定。年末全县共有10个镇、2个乡、31个社区和居民委员会、304个村民委员会。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今后均以《南县统计年鉴》数据为准。

  2、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是按现价计算的初步核算数,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是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

  5、由于计量单位取舍而产生的计算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