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县县委统战部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函[2025]25号)精神,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中共南县县委统战部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并以办公室牵头组织进行预算资金绩效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县委统战部2024年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5个,项目支出预算52万元。其中:
1、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工作经费8万元:完成党外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参政议政,组织本领域本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参加统一战线工作和活动。
2、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经费10万元:开展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力助推茅草街镇回民村发展;组织召开民族代表人士座谈会和开展民族慰问代表人士活动,积极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推进实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工作,维护民族团结
3、三必访一慰问工作经费8万元:对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家实行“三必访一慰问”工作(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大事必访,春节慰问长辈)。
4、实践创新基地工作经费12万元: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打造一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努力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建设富饶创新开放绿色幸福新益阳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5、宗教工作经费14万元: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加强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进一步落实宗教中国化,三级网络两级责任制,加强互联网宗教事务管理;建立健全宗教团体负责人学习培训制度,加强中青年宗教教职人员培养。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度我部坚决履行职能职责,有效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目标。严格按照财政规定,实行专款专用,全部项目资金用于相关专项内容的支出,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检查,杜绝挤占、截留、挪用现象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制度,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实际使用情况:2024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共计52万元,全部用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审计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综合报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上,我部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开支。资金结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按照财经制度的有关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分管领导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经济效益。
推进产业发展。统筹推进茅草街镇回民村乡村振兴工作,争取上级项目资金23万元,支持回民村发展稻虾、稻蟹、龟鳖和虾蟹共生等特色产业2900亩、创办专业合作社15家、村集体经济达到25万元以上。
(二)社会效益。
强化统战理论政策法规学习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统战理论方针政策法规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范围,纳入县委党校(县社会主义学校)教学课程,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加强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形成大团结大联合的良好局面。
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常态化将统一战线工作列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调整充实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分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采取召开会议、综合调度、调查研究、督查检查和绩效考核等措施,积极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协调解决涉统战领域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形成全县上下一心共同推进统战工作的良好态势。
开展主题活动。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教育活动,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公众号专栏,连载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结合“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编印发放《宗教法律法规选编》200册,指导宗教界深入开展“四正四清”“五进五好”“崇俭戒奢”等主题教育活动,指导宗教界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教,鼓励教职人员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组织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结对子、交朋友”和党政领导联系服务商协会等活动,持续深化“三个提升”专项行动,主动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三)可持续性影响。进一步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确保统战工作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可持续性。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自查和自评,中共南县县委统战部对专项资金管理能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但是仍然存在未将总体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和量化,未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在今后的专项经费管理中,我们将进一步细化专项资金预算申报,做到合理安排资金,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果。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建议财政部门多组织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让大家深入学习与绩效评价相关知识。
附件:中共南县县委统战部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附件2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 决策 (20分) |
项目 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3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5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目 管理 (25分)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7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3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目 实施 (3分) |
2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
||
管理 制度 (6分) |
5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项目 绩效 (55分) |
项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项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7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
||
总 分 |
|
|
9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