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4 11:48 信息来源:南县财政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2024南县财政局机关各项收入合计2602.2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584.01万元,占99.30%其他收入18.27万元,占0.70%

完成支出2604.2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903.67万元,占73.10%;项目支出700.57万元,占26.90%。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主要包括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的个性指标、预决算公开、存量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三公经费控制、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指标设定及完成情况,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主要包括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等。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绩效评价目的。主要反映单位部门专项经费支出,全部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总计280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全部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支出,总计280万元。其中:预算绩效评价55万元,预算编制与结24万元,财政监督15万元,税政法制专项6万元,决算编制16万元,财政事务中心专项48万元,国库集中支付中心专项48万元,国资中心专项48万元,乡镇财政管理20万元。

上述支出根据年初项目绩效目标,参照经费管理和项目实施要求进行收支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绩效充分发挥。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我们始终坚持把保障基本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继续维持在73%以上,有力支持办好了县域内系列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民生福祉兜牢兜实,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我们始终坚持把风险防范化解摆在重要位置。一体推进地方政府债务、“三保”、金融、“保交房”、拖欠企业账款等方面风险防范化解,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加力加效盘活“三资”。县财源办和县国资中心合署办公,统筹一体推进国有“三资”盘活,聚焦六类国有资源、五类国有资产、两类国有资金,全面清查底数,将年度内资产、资源盘活计划分解到部门乡镇,并通过“用、售、租、融”四种方式,用活沉淀资金、激活沉寂资源、盘活沉睡资产。比如,在过去一年,我们清理盘活妇幼保健院、原德兴纺织厂、南洲桥轧花厂等19宗资产和土地,全年入库收益实现49562.43万元,资产资源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清查处置和管理改革工作获省财政厅通报表扬。

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三保”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牢抓实,全面落实上级关于“三保”工作的决策部署,获益阳市2024年“三保”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成立“三保”工作领导小组,坚持贯彻执行“三保”为财政第一支出次序的基本准则,充分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对“三保”项目单独予以标识,实现应保尽保、不漏一项,做到从预算源头上进行把控。每月提前预留下月“三保”资金,国库库款保障系数始终维持在0.3以上水平,实现单位工资在每月10日左右发放,单位社保在每月18日前申报缴纳,保障了基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坚决筑牢财经纪律底线。积极构建财会、人大、审计、纪检等多方监督协同联动的“大监督”格局,扎实开展预算管理、会计信息质量、专项资金等系列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发现并纠治一批违反财经纪律的突出问题。对4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和12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受理政府采购投诉事件及审计移送处理事项9,有力打击了破坏营商环境和公平竞争的违纪违法行为,获得市级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零基预算改革实施见效。强化组织保障。第一时间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零基预算改革相关事项,书记、县长多次专题调度,全程关心指导零基预算改革实施,并从财政局、组织部、编办、人社局、审计局等部门抽调专业人员成立南县零基预算改革工作专班,全面统筹和协调南县零基预算改革工作。明确改革重点。草拟《南县零基预算改革方案》,打破往年“基数+增长”固化模式,按“事项、收入、账户、资产、问题”五张清单全面铺开,并严格遵循“五级优先序”编制预算,压减县直部门项目支出4864万元,压减超过50%,零基预算改革效益充分发挥。稳步推进实施。“稳步推进、分类实施”思路,在全县范围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指导督促各预算单位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预算编制工作,并要求单位对有文件依据的项目上报金额进行更加详细的测算,财政收支困境有效缓解,更好集中财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扎实开展。坚持以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主线、以拓宽绩效评价覆盖面为导向,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绩效评价结果同预算安排紧密挂钩。制定《南县财政局“绩效管理巩固年”行动实施方案》,对2023年度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资金、造林补助资金、农饮水提质改造资金等17个重点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涉及部门单位共15个资金20544.74万元,并延伸检查乡镇站所35次,下达“整改意见函”17份,财政绩效管理评价真正做到“有章法、有力度、有效果”。开展会计专题培训3800余人次,重点剖析讲解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容,有效提升南县会计从业人员业务水准,获省财政厅高度认可。

四、存在的问题

资金拨付方面。受预算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维护等方面原因影响,偶尔存在未及时拨付部门专项的现象。

五、有关建议

(一)加强预算绩效培训学习。坚持“先预算、后支出,预算、不支出”原则,组织相关人员对预算绩效指标的具体性和适用性进行研究学习,切实增强财务人员预算意识。

(二)进一步细化预算指标。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确保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纠正偏差,为下一次科学、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积累经验。

(三)加大绩效评价运用力度。根据部门绩效评价结果,有的放矢加强问题整改,更加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确保专款专用,用出绩效。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机关运行经费。2024南县财政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205.18万元,比2023年预算数增加4.08万元,1.99%。主要是补足运行经费。

(二)一般性支出情况。2024南县财政会议费预算0万元;培训费预算0万元;节庆、晚会、论坛、赛事活动,经费预算0万元。

(三)政府采购情况。2024南县财政政府采购预算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0万元。

(四)国有资产占用使用情况及新增资产配置情况。截至202412月底,本单位共有公务用车0辆,其中,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0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

2024年拟新增配置公务用车0辆,其中,机要通信用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0辆;新增配备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 

(五)预算绩效情况说明。2024年,南县财政局机关实行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9个,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拨款280万元,已申报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附件:1.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2.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附件1

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20分)

目标
设定

(5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2分)

2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

(3分)

3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预算
配置

(15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

经费”

变动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30分)

预算
执行

(20分)

预算

完成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预算

调整率

(2分)

2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

进度率

(2分)

1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结转结余控制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公用经费控制率

(2分)

2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2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政府采购执行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1分)

1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1分)

1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1分)

1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计0.3分。

 

资产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2分)

2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计0.4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4分。

固定资产利用率

(1分)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产  出(30分)

职责
履行

实际

完成率

(8分)

8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指标分值*8分

完成

及时率

(4分)

4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质量

达标率

(8分)

8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重点工作办结率

(10分)

10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效  果(20分)

履职
效益

(20分)

经济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社会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5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5分)

附件2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项目

决策

(20分)

项目目标

(4分)

目标

内容

(4分)

   4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决策

过程

(8分)

决策

依据

(4分)

   4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决策

程序

(4分)

   4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资金

分配

(8分)

分配

办法

(3分)

   3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分配

结果

(5分)

   5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项目

管理 (25分)

资金

到位

(5分)

到位率

(3分)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到位

时效

(2分)

   2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资金

管理

(10分)

资金

使用

(7分)

   7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财务

管理

(3分)

   3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组织

实施

(10分)

组织

机构

(1分)

   1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项目

实施

(3分)

    3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按计划完工(1分)

管理

制度

(6分)

   6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项目

绩效

(55分)

 

 

项目

产出

(15分)

产出

数量

(5分)

   5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产出

质量

(4分)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产出

时效

(3分)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产出

成本

(3分)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项目

效果

(40分)

经济

效益

(8分)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社会

效益

(8分)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环境

效益

(8分)

   8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可持续影响

(8分)

   8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7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9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