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度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表

发布时间:2024-11-21 08:47 信息来源:南县市监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申报表
(2025年度)
部门(单位)职责 年度履职目标
部门单位名称 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部门(单位)职责 1.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负责市场主体统一登记注册。 
2.负责组织和指导市场监督综合执法工作;负责权限内反垄断统一执法;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负责宏观质量管理;负责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协调;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食盐专营管理和食盐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统一管理计量工作;负责统一管理标准化工作;负责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全县认证认可工作。 
3.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知识产权领域科技和信息化建设、新闻宣传、对外交流与合作;负责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负责保护知识产权;负责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负责组织开展有关商品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 
4.负责权限内药品、 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负责权限内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标准管 理和质量管理;负责权限内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上市后 风险管理。 
5.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年度总体目标 全面推进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产商品质量、特种设备等市场监管,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绩效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值类型 指标值 计量单位 指标解释 评/扣分标准 备注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查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数量 200 组织查处市场监管领域违法案件数量情况 依据非税入库案件数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数量 5 食品经营开展专项整治情况 食品经营开展基层专项整治次数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组织开展食品企业监督检查的企业数量 50 组织开展食品企业监督检查的企业数量 依据开展食品企业监督检查的企业户次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使用率 90 % 用于考核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使用率 依据企业设立登记全程电子化使用率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办理举报、交办、排查案件结案率 80 % 用于考核举报、交办、排查案件结案率 据案件立案与结案数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食品专项抽检 1000 批次 食品经营环节食品专项抽检情况 反映食品专项抽检情况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非税收入 650 非税收入是否完成 根据罚没的非税收入入库数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完成立项争资考核指标 300 用于考核立项争资任务数是否完成 根据任务数是否完成
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 完成年度招商引资考核指标对接企业数 15 用于考核招商引资任务数是否完成 根据任务数是否完成
产出指标 质量指标 市场监管重点工作完成率 100 % 本单位重点工作包括负责监督管理市场秩序、宏观质量管理、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市场计量监督、食品安全监督等。 工作完成度
产出指标 质量指标 不合格食品处置率 95 % 不合格食品处置率 依据不合格食品已处置数量与应处置数量
产出指标 质量指标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置率 95 % 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置情况 依据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已处置数量与总的数量
产出指标 质量指标 企业年报率 95 % 用于考核企业总体的年报率 依据企业年报已完成数量与总的数量
产出指标 质量指标 新市场主体注册办结时间 3 工作日 新市场主体注册办结时间 新市场主体注册办结时间
产出指标 时效指标 任务完成时间 定性 任务完成时间 2025年年底前完成 工作完成时间
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定性 持续提升 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工作完成度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食品、药品经营环节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安全事故次数 0 食品、药品经营环节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安全事故情况 反映食品、药品经营环节发生系统性、区域性的重大安全事故情况
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 消费者权益保护 定性 持续提升 日常监督管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查处不合规产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消费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效益指标 可持续影响指标 提升消费维权业务能力 定性 持续提升 提升消费维权业务能力情况 消费维权业务能力情况是否持续提升
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社会公众满意度 95 % 保护消费者切实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调查问卷情况
成本指标 经济成本指标 整体绩效目标 2500 1.年度履职目标是否符合国家、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发展规划,与国家、省宏观政策、行业政策一致;2.年度履职目标是否与部门职责、工作规划和重点工作相关;3.确定的预算项目是否合理,是否与工作目标密切相关;4.  工作任务和项目预算安排是否合理。 根据履职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