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南县市场监管局党组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并以财基股牵头组织进行预算资金绩效自评,评价工作得到了局属各单位的积极配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南县市场监管局2024年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5个,项目支出预算400万元。其中:
1、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135万元。用于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日常监管、专项整治、食用农产品抽检、购买样品、飞行检查;村、乡镇食品安全监督、考核、培训等。
2、市场监管专项经费165万元。用于落实国家、省、市、县安排的各项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查处非法行为,维护市场安全。包括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加强信用监管,推动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等。
3、综合管理专项经费90万元。用于社会治安、禁毒、维稳、扫黑除恶、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突发疫情等相关的考核工作,市场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信息平台维护,开展有关商品和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工作,查处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指导消费者咨询、申诉、举报受理、处理和网络体系建设等工作。
4、药品事务专项经费8万元。用于依法组织查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标准和分类管理制度;监督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和处置等方面。
5、登记注册专项经费2万元。用于促进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便利化,合理释放场地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营造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度我局坚决履行职能职责,连续三年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特设设备安全事故和重大负面舆情事件,有效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目标。
1、食品安全监管专项经费
深入推动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优化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机制,局所联动,乡镇配合,建立联合督促检查机制。重点开展农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抽检,深化“你点我检”活动,推广使用食安封签,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聚焦群腐工作校园餐的“小切口”,加大风险排查和问题整改力度,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建立分层分级包保责任机制,开展食品类专项行动,依法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开展食品安全抽检1265批次,合格率96.28%。
2、市场监管专项经费
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开展产品质量抽检,完成11类17种109批次工业产品县级抽检工作。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查办各类案件,积极对接省局,获取加油机计量作弊案源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例;开展电子计价秤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使用未经检定的不合格计量器具案件9起,切实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
特种设备风险有力管控。制定《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专项行动方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行动。
公平竞争政策深入实施。统筹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活动。
事中事后监管规范高效。全力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持续推进信用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深度融合,制定或接受双随机抽查任务。
3、综合管理专项经费
质量建设不断夯实。持续完善南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业务指导,为企业申报湖南名品产品提供服务指导。提升标准化建设,建立稻虾生态产业综合标准体系。
知识产权运用高效转化及服务全面优化。推动专利成果转让,帮助本地企业承接高校院所、大型国有企业,深入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百企优培”入园行动,协助企业通过预审备案。召开知识产权护航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训会,邀请专家对全县主要规模工业企业、稻虾产业链相关企业代表授课。
4、药品事务专项经费
持续开展药品巩固提升行动,协助办理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强化“两品一械”安全动态监管,加大对乡镇、医疗美容机构、网络销售等高风险区域监管,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做好风险监测预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5、登记注册专项经费
主体强身行动稳步实施。准入退出改革纵深推进。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通过开展以上市场监管工作,规范和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加强了市场综合执法,营造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了监管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对市场监管局项目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了解市场监管局项目的资金来源、使用和管理情况、项目组织和实施情况,检验项目投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进一步提升预算项目资金使用成效。
(二)资金到位情况:2024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共计4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00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三)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共计支出400万元,全部用于各专项工作的开展。专项资金下达后,我单位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按预算、按程序、按范围、按进度、按标准执行。所有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全部都用于开展市场监管领域专项整治、综合监管、抽检、执法办案等方面工作,不存在有截留、挪用等现象发生,使用率为100%。
(四)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审计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综合报告。
(五)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上,我们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开支。资金结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的有关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分管领导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为确保专项顺利实施而制定了制度和措施,如《2024年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联审会签制度》等。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经济效益。一是赠送印章1166套,累计为企业节省费用68.5万元。二是接收消费者投诉办结率为97.48%,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54万元。
(二)社会效益。一是聚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二是规范市场秩序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抽查,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精准化水平。三是提升了经营者诚信度、消费环境安全度、消费者满意度。
(三)可持续影响。行政执法能力不断提升,为促进法治型政府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存在的问题
1.市场监管经费存在缺口。市场监管经费主要是依据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项目经费大部分依靠省级追加项目资金开展专项工作,势必影响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县食品安全监管资金财政投入不足、监管经费缺乏,需财政加大对市场监管经费的政策支持。
2.绩效管理待提高。部分业务股室没有很好地结合职能职责、业务性质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项目管理制度,业务线基本依赖财务部门实施绩效管理,绩效跟踪监督意识不强。需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结合市场监管情况、业务性质及特点,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类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等全过程绩效管理。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是加强学习、深刻领会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政策,确保我局预算绩效运行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加大支出力度,加强绩效运行监控,严格按照项目支出预算内容、范围,及时收集整理上报资金拨款基础资料,加快项目支出拨付力度,及时对资金运行状态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监控。
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务必厉行勤俭节约,加强局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和绩效管理领导小组监督检查职能,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支出,严格把关设备及物品采购等严格审批手续,坚持使用公务卡结算,加强内控执行,实现预期绩效目标,切实发挥财政资金效益。
附件2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 决策 (20分) |
项目 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 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4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目 管理 (25分)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6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3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 严格执行制度(1分) 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目 实施 (3分)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
||
管理 制度 (6分) |
6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项目 绩效 (55分) |
项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项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
||
总 分 |
|
|
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