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档案馆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5 16:48 信息来源:南县档案馆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1.收入决算:2024年度决算数208.31万元,收入比上年减少213.94万元,下降50.67%。

2.支出决算:2024年度决算数208.42万元,支出比上年减少213.79万元,下降50.64%。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部门总目标:统筹安排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职能作用,不断开创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新局面,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2.预决算公开:2024年,我馆按照上级要求,在政府网站上进行预决算公开。

3.资产管理:在资产管理方面,我馆严格遵循资产管理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财政下达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管理,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安全性、合理性,以此推进档案工作各项目顺利开展。

4.三公经费控制情况:2024年“三公”经费0.3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为0.31万元,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和因公出国(境)费用。

5.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修订各项财务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并结合财务工作实际和工作流程,对内部管理制度中的工作环节作出明确规定,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人。

6.项目绩效总目标完成情况:2024年,我馆圆满完成了年鉴编研、年鉴印刷发行、智慧档案、党史编研、档案安全与维护、档案征集与保护等工作。

(三)部门整体支出实施情况分析

我馆严格按照有关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规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财政下达资金的使用范围,管理和使用项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支出的真实性、安全性、合理性,从而保证各项目顺利实施。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南县档案馆2024年度各项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绩效评价工作要求,我馆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自评工作小组,办公室牵头,各相关股室配合落实本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根据评价指标对预算资金及专项的实施结果进行测评,对资金拨付、支出、使用、监督管理进行跟踪问效,了解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和实施效果,判断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评价小组对照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各项目实施总体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对我馆履职情况的群众满意度征求了查档群众的意见,并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南县档案馆履职尽责,科学统筹安排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职能作用,不断开创档案工作发展的新局面。严格资金管理,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我馆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全力打造智慧档案管理体系。投入66万元开展第八期数字化项目,完成110万页扫描任务,并对系统漏洞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精准修复,大大提高了档案检索利用效率。优化档案查阅利用流程,简化手续,累计接待查档利用460人次,调阅档案2300多卷(件),查阅复印档案资料1500多份,为群众解决了工龄认定、社保办理等诸多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档案服务民生的作用。

(二)档案业务工作。对接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开展项目档案业务培训,指导住建局、交运局、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生环分局、经开区、城发投等项目建设单位做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项目档案齐全、完整、规范。加大档案收集力度,主动与全县各机关单位、乡镇、企事业单位沟通协调,明确收集范围和要求,确保各类档案应收尽收。2024年累计接收档案1016盒(卷),共6898件。新增档案全宗号申请单位3个。完成国有档案资源普查工作,开展“三合一”制度编审及到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确保档案业务工作顺利完成。同时,加强对馆内档案的整理工作,按照档案分类、编号、装订等标准要求,对新接收档案进行及时整理,确保档案整齐有序。

(四)馆库建设方面。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力度,坚持做好档案库房的安全检查记录,定期检查和维护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控制系统、消防设备、防虫防潮设施等,并对档案馆大楼进行了水电及消防的全面检查检修,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符合安全要求。

(五)党史编修工作。我馆(县史志编纂室)以先学深学的示范者、带动者角色,分批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专题讲座;刊发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南洲人文》特辑(第十期);组织编纂《南县大事记1949-2024》;《中国共产党南县历史》资料收集工作成效明显,已收集14个单位上报资料;完成2023年度县委大事记材料及乡镇党委工作概况材料收集上报工作。

(六)年鉴编纂工作及印刷发行。按计划完成《南县年鉴(2024)》编纂及出版发行工作;完成《政协志》《生态环境志》《畜牧水产志》审核;持续推进名村名镇志,特色志编修;着手启动第三轮《南县志》编修,目前已经拟出编修纲目;开展《湖南省地方志工作办法》宣讲活动,组织全县地方志工作人员集中学习。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馆在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中已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资金储备相对匮乏,难以满足日益拓展的业务需求;同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尚不完善,人员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在一定程度上对我馆工作的深入推进和持续发展形成了制约。

五、有关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善档案事业建设,保障年鉴及党史的编研出版发行工作。

2.强化档案人才培养,做好全县档案保管利用工作。

3.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管理,节约财政资金,保证国有资金使用有序到位,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align: right;"> 南县档案馆

2025年3月13日

附件1

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投 入

(20分)

目标

设定

(5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2分)

2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

(3分)

3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预算

配置

(15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

经费”

变动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5分)

5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30分)

预算

执行

(20分)

预算

完成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预算

调整率

(2分)

2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

进度率

(2分)

2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结转结余控制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公用经费控制率

(2分)

0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1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政府采购执行率

(4分)

4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1分)

1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1分)

1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1分)

1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计0.3分。

资产

管理

(5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2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2分)

2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计0.4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4分。

固定资产利用率

(1分)

1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产 出(30分)

职责

履行

实际

完成率

(8分)

8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指标分值*8分

完成

及时率

(4分)

4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质量

达标率

(8分)

8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重点工作办结率

(10分)

10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效 果(20分)

履职

效益

(20分)

经济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社会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5分)

5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5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5分)

总分

9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