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南县县委宣传部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函〔2025〕25号)文件要求,我部对2024年度项目支出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中共南县县委宣传部2024年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4个,共计44万元。具体情况如下:
1.理论学习专项。主要用于严格落实党委(党组、工委)“学习课堂”制度,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领头雁”,构建全县理论学习以上率下、领导示范新格局。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理论宣讲,做好权威理论读物的学习运用。安排经费12万元。
2.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专项。针对市容环境、公共秩序、公益广告等重点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办检查,严格推行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大力推进文明村镇创建,提升文明城市全域创建质量。加强“讲文明树新风”、“关爱未成年人”等公益广告宣传,营造全民共创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安排经费13万元。
3.新闻媒体、新闻奖、宣传队伍建设专项。做好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加强新闻内容策划,持续聚焦“工业强、农业优、三产活、项目兴、生态好”的南县高质量发展工作方针。收集、挖掘基层工作的特色亮点,宣传、推介、展示南县的良好形象,做好正面宣传报道。安排经费14万元。
4.扫黄打非专项。主要用于市场及扫黄打非网络面貌的整治,案件查办、专项行动、进基层工作、信息宣传、会议培训、装备保障等工作。安排经费5万元。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资金及时拨付到位,各项任务圆满完成。项目资金严格按预算批复用途支付,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资金拨付程序规范,并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随着财务制度的不断完善,资金使用率不断提高。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2024年度各专项工作经费的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
2024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共计4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4万元。其中理论学习专项12万、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专项资金13万元、新闻媒体、新闻奖、宣传队伍建设专项资金14万、扫黄打非专项资金5万。专项资金均专款专用投入到各项工作中,使用率100%。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我部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标相关规定,制定工作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审计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评价小组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最终形成综合报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我部在机关管理制度中建立财务、资产、预算、合同管理等制度,对各项专项资金的审核、申报、使用和管理,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规范和监督,确保手续齐全,使用合规。
三、项目绩效情况
根据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检查情况,2024年部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总分值100分,实得97分。主要绩效表现如下:
我部坚持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的成效。一是理论方面。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1次,举办“南洲大讲堂”3期、“南洲半月谈”13期。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村响广播等,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共计202场次。全方位、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积极组织宣讲员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与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改革部署举措送到基层一线。二是文明创建方面。年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1次,举办“南洲大讲堂”3期、“南洲半月谈”13期。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村村响广播等,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共计202场次。全方位、多形式、分层次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积极组织宣讲员深入机关、企业、农村、社区,与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以鲜活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改革部署举措送到基层一线。三是新闻宣传方面。围绕市委宣传部交给我县的《稻虾米如何香飘万里》创新项目,加强了与新华社、湖南电视台、湖南日报社等主流媒体的合作,在新华社客户端开辟了“奋进南县”频道,与湖南卫视联合摄制的《养虾记》栏目已完成拍摄和后期制作,定于明年春季播出。同时,全县新闻外宣工作聚焦南县高质量发展,精准策划,集中发力,充分挖掘亮点线索,加大外宣报道力度,多篇新闻稿件被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刊发,外宣工作亮点纷呈。1-12月,南县在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外宣稿件800余篇,其中人民日报8篇;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头条综合稿1篇、头版报眼1篇、头版单条1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8篇,其中新闻联播1篇;湖南日报头版头条1篇。
四、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管理方面的问题
自身监督管理制度还有待健全。
(二)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
无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 决策 (20分) |
项目 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 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 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5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目 管理 (25分)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6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2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 严格执行制度(1分) 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目 实施 (3分)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
||
管理 制度 (6分) |
5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项目 绩效 (55分) |
项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5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项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
||
总 分 |
|
|
9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