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文化馆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4 08:49 信息来源:南县文旅广体局 作者:南县文化馆 浏览量:
字体: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号)、《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和《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部门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单位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长为组长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参照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对2024年度我单位项目支出进行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南县文化馆为县文旅广体局所属二级事业单位。馆内设有培训中心,舞蹈健身房,地花鼓专业展厅,文化长廊等。设有文学、戏剧、曲艺、美术、书法、音乐、摄影、舞、非遗等多种专业岗位。按照县政府对部门三定方案要求: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5人。现有在职人员14人,离退休人员21人。

(二)主要工作职能

做好国家级非遗-地花鼓的整理,保护,宣传及培训工作。负责开展全县非遗的普查,展示,展演,学术交流及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申报工作,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免费对外开放的工作,积极开展各类免费培训活动,培训群众文艺骨干,组织群众文化活动。

(三)重点工作计划

以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目的,全面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群众对非遗的认知和保护。

二、专项概况

(一)部门职能

1、负责组织全县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以及文化相关的宣传。

2、负责搜集,整理,保护民间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建立健全全县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免费培训,辅导业余文艺骨干,开展群众性文艺创作活动。

(二)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南县文化馆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5个,项目支出预算计划29.94万元。其中:

1、地花鼓宣传培训及非遗挖掘,申报经费3.2万用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地花鼓的宣传培训工作及对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和挖掘。

2、制作文化长廊及各类赛事,展览活动经费5.6万元用于文化艺术的展示宣传,举行各类艺术类及文艺活动的比赛。丰富群众的文化艺术生活。

3、举办各类免费培训3.2万元用于各艺术类免费培训和国家级非遗-地花鼓的宣传培训。

4、文化馆免费开放补助专项17.6万元,主要用于免费对外开放、免费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培训等方面。

5、文化馆税金支出 0.34万元,用于各类税金支出。

三、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落实项目实施情况,检验项目投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分析问题,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进一步提 升预算项目作用成效。

(二)资金到位情况。2024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共计29.94元,实际到位资金156.44万元,主要是年中上级追加了免费开放等专项资金。

(三)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共计支出156.44万元,全部用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 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审计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综合报告。

(五)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上,我们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开支。资金结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的有关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分管领导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为确保专项顺利实施而制定了制度和措施,如《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制》《联审会签制度》等。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以上5个专项都是在本中心业务范围内十分重要的专项工作,设立专项预算必要且必须。对业务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

1)开展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主要开展了义务送春联活动,送戏下乡活动,元宵灯谜竞猜活动等,腊月间开展了南县2024迎新年演艺惠民送戏下乡,开展了南县文化志愿服务•书法家义务送春联,南县地花鼓元宵展演活动。活动达5万多人次重点主办2024年南县元宵非遗展演活动和元宵灯谜竞猜活动,2月19日举行“我们的节日·元宵”2024年南县非遗传承文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全县12个乡镇的南县地花鼓、舞龙舞狮、威风锣鼓、彩莲船等特色民俗非遗演出轮番上演,吸引了数万名市民和游客前来,同庆祝龙年新春,共享独具南县特色的地花鼓非遗文化和精彩龙狮“大戏”。2月24日在南华北路、赤水广场、南洲东路沿街举办了2024年大型元宵灯谜竞猜活动

(2)2024年国庆前夕,举办了强国复兴有我,舞出时代风采,“农商银行杯”南县第四届广场舞大赛,历时近1个月,先后经过分城区、乡镇的选拔赛,共选出24支队伍在县城琴湖公园进行决赛。

3)全年组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0多场;开展“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活动,以“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南县书法、美术、摄影展,以“艺宣二十大·奋进新时代”为主题,开展2024年度“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南县广场舞展演;

4)开展了南县2024“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和南县非遗购物节活动。通过LED宣传车、宣传栏、现场视频播放开展非遗宣传,展示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我县国家级、市级、县级非遗保护项目宣传展板和印放非遗宣传单。现场发放“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单 500余份,参加人数近5000人次;

56月份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泛宣传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取临街发放资料、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宣传车、易拉宝、电视报道与展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6搞好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完善免费开放场馆预约制度,常年开展了广场舞培训班,二胡培训班、中国舞培训班、书法培训班、地花鼓培训班、摄影培训班、旗袍表演培训班等系列免费文艺培训40多期,人次3万多人次;

7组织开展暑假少儿免费培训班,有硬笔书法班、音乐(葫芦丝)班、少儿硬笔书法班、少儿美术班等,培训学员近500人次;为助力乡村振兴,组织开展“播撒艺术种子 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白吟浪村暑假免费少儿艺术培训班。设有美术、舞蹈课程,培训学员100人次。组织开展南洲村书法培训活动,培训学员80人次。

8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积极组织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3月,派人到衡阳参加了2024年湖南省文化(群艺)馆馆长培训班、2024年全省艺术摄影创作会议暨创作培训班活动

积极组织参加第八届湖南艺术节选送节目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南县地花鼓表演形式编排的一个具有湖乡特色的广场舞《花鼓风》荣获湖南艺术节“三湘群星奖”最佳奖。通过这次活动,让群众近距离体验非遗项目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组织编排的舞蹈《运河回想》参加省教育系统艺术节获省级金奖,并代表南县参加了益阳市春节晚会演出。组织编印专业刊物《南县地花鼓》第四期。

9)利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县地花鼓专题展览、非遗培训教室、非遗研学基地免费对外开放提升全民参与度,全年参观学习群众近2万余人次,参观团队20多个;利用南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南县实验幼儿园两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让地花鼓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将地花鼓融入到学校的文化活动和课程体系中。开展非遗产培训班10多场,培训学员200多人次。

10)搞好非遗传承工作。2024年,南县新增1个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南县南洲王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新增3名省级非遗传承人;申报省级非遗工坊示范点1个;申报市级代表性项目2个及代表性传承人4人;新评定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个,县级代表性传承人7人,县级非遗工坊6个,县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5;2024年12月止南县共有非遗项目19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2个、市级项目6个,县级项目10个;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7人,其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县级传承人36人。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采取审批报销制度。先开展工作,再凭票据经审批后报销经费。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须经过中心班子会议研究,先期制定资金使用预算。在总体不超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了工作开展。根据预算绩效目标,项目支出自评90分,具体评价见附表中。

(三)综合评价

2024年南县文化馆各专项预算资金,在原预算口径内,资金使用效率高,管理严谨,财务手续健全。最大限度起到了保障业务开展需要。对全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全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绩效评价的认识不够深入,把预算绩效简单等同于工作目标、工作考核和业务管理。

(二)绩效目标和指标往往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制定,对项目执行过程有效约束不够,存在一定的偏差。

(三)报账支出额度不够,造成专项资金报账不及时,导致专项资金结余并收取而不能支付。

六、意见及建议

配套资金严重不足,行政经费缺口较大,导致工作起来较被动,建议增加我馆每月的报账支出额度,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争取力度,严格财务管理、节约开支,有序推进体育工作发展,为老百姓谋福利,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doc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