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教育局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2024年部门决算收支完成情况。
收入:2787.03万元。同比上年度增加211.85万元,上涨8.23%。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784.03万元,同比上年度增加211.35万元,上涨8.22%。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工资上调。
支出:2787.03万元。同比上年度增加211.85万元,上涨8.23%。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工资上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1507.2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449.91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789.38万元,资本性支出40.45万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2024年,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改革攻坚,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落实“四项制度”、实施“四大行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聚焦优质均衡,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推进教育各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突出安全重点,加强综合治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向好;夯实基础建设,办实民生实事,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2024年收到拨付资金2787.03万元,我单位根据年初预算编制及时制定实施计划组织实施。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在支出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费用的支出。实行了先有预算、后有执行、“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新常态。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布署,党组成员及财务人员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经济性分析。
我校严格落实制度建设,加强资产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和公务用车费用的支出。
(二)效率性分析。
1.教育经费有力保障。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落实到位,教育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改善,教师工资、津贴足额保障。
2.有序推进优质均衡。全省率先构建增值评价体系,赋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稳慎有序撤并学校,持续推行“更新课桌椅”“安装护眼灯”“配齐实验室”“办好寄宿制学校”四大装备提质。
3.狠抓教育质量提升。坚持过程激励,注重过程督导,强化过程监测。举行三次大规模监测,做到命题、阅卷、评析“三统一”。坚持学习保障,月重点工作督查中将学科基础知识背记关列为专项,强力导向。坚持素养立意,推行课堂教学重点督查,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4.建强管好师资队伍。构建了“省市县片校”五级驱动、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师训机制。办好青年管理人员培训班,持续推进教师“四制”管理,常态化开展在编不在岗专项清理行动和教师坐班情况督查。
5.持续治理教育生态。配套印发清廉学校建设、食堂规范管理等系列文件。严格落实阳光招生、均衡编班、按标准班招生。学校管理持续精细,办学行为日益规范,学生资助精准落实,清廉学校工作全覆盖式常态推进。
(三)效益性分析。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县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到联点学校调研指导50余次。班子带队夜巡16次,查岗19次,督办落实问题53个。统筹整合1.3亿元用于教育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改善。
2.推进教育优质均衡。稳慎有序撤并11所学校,教育资源由分散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高标准建成立达中学“特立科教楼”、国文学校。2023年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南县被评为优秀。
3.加快提升教育质量。成立31个学科工作室,引进长沙教育考试资源。2024年,我县高考本科上线人数1178人,职业中专对口升学上线21人。中考评价排名位列全市第三,5所普通高中录取线比去年均有大幅提升。县一中、立达中学录取线较去年分别提升30分、50.5分。全县中考高分段(900分)以上128人,880分以上367人;低分段(500)人数占比率比其他区县要小。
4.规范管理师资队伍。多渠道补充教师194名,建好12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镇管校聘”优化调配教师202人,交流轮岗252人。
5.强化安全防范管理。95名法治副校长组织180场次订单式普法、沉浸式学法,开展92次法治体检,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县城14学校“五员护学”模式100%全覆盖,安全生产全员责任制深入推进,严守教职员工无性侵、校园无性侵“两无”底线,教育大局平安稳定。
四、存在的问题
自身监督管理制度还有待健全,某些方面制度执行还不严格。
五、有关建议
无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