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交通运输局2023年度预算绩效自评报告
附件1
2023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指标解释 |
指标说明 |
投 入 (20分) |
目标 设定 (5分) |
绩效目标合理性 (2分) |
2 |
部门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0.5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计0.5分。 |
绩效指标明确性 (3分) |
3 |
部门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0.5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0.5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
||
预算 配置 (15分) |
在职人员控制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5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
|
“三公 经费” 变动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5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
||
重点支出安排率 (5分) |
5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5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
||
过 程(30分) |
预算 执行 (20分) |
预算 完成率 (4分) |
3 |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4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
预算 调整率 (2分) |
1 |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2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
||
支付 进度率 (2分) |
1 |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1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1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
||
结转结余控制率 (4分) |
4 |
部门本年度结转结余总额与上年结转结余总额增减比例,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存量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
结转结余控制率=(本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上年结转结余总额×100%。低于15%的计4分,每超过5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结转结余总额:部门本年度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
||
公用经费控制率 (2分) |
2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
“三公经费”控制率(2分) |
2 |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超过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 |
||
政府采购执行率 (4分) |
4 |
部门本年度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为100%的计2分,每低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为止;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年度政府采购计划。 |
||
预算 管理 (5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
2 |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
|
资金使用合规性 (1分) |
0.8 |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0.2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2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2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0.2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2分。 |
||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1分) |
1 |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0.5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
||
基础信息完善性 (1分) |
1 |
部门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计0.4分;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计0.3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准确计0.3分。 |
||
资产 管理 (5分) |
管理制度健全性 (2分) |
2 |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1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
|
资产管理安全性 (2分) |
2 |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4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4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4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账实相符计0.4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4分。 |
||
固定资产利用率 (1分) |
0.5 |
部门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利用率为100%的计1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1分,扣完为止。 |
||
产 出(30分) |
职责 履行 |
实际 完成率 (8分) |
8 |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实际完成率得分=完成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得分或上级主管部门考核指标得分/指标分值*8分 |
完成 及时率 (4分) |
4 |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1分 |
||
质量 达标率 (8分) |
8 |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8分 |
||
重点工作办结率 (10分) |
9 |
部门年度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实际得分=办结率*10分 |
||
效 果(20分) |
履职 效益 (20分) |
经济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5分) |
社会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生态效益 (5分) |
5 |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5分) |
5 |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5分) |
||
总分 |
95.3 |
附件2
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 决策 (20分) |
项目 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4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3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4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目 管理 (25分)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3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6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3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目 实施 (3分) |
3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
||
管理 制度 (6分) |
6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项目 绩效 (55分) |
项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4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项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南钅糠穸韵蟮穆饴始扑愕梅郑�8分) |
||
总 分 |
97 |
附件3
我单位2023年度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收入支出概况。
1、收入的构成情况
2023年度部门收入47613863.22元,其中财政拨款预算收入为45101966.25元,其他预算收入为2511896.97元。
2、支出的构成情况
2023年度部门支出47618142.22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为29070428.56元;商品和服务支出7917120.01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834592.65元;资本性支出为2174373元;对企业补助2621628元。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三公经费控制
我单位实行“三公”经费预算和公示制度,从而有效地压减了“三公”经费支出。实际支出未超出预算规模、范围和标准。2023年度“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49370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为0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为49370元。较比2022年,减少了11566元,上升了30.59%。
(一)2、绩效目标设定: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加强交通安全建设,确保群众出行安全;提高县内交通出行便捷率;提升行业管理能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目标完成情况:圆满完成2023年度普通国省道养护、旅游、资源、产业路建设计划目标任务15.838公里,撤乡并村便捷连通路55.292公里,计划外24公里,共计95.13公里,超额完成任务并通过专班验收;完成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共17座。2023年,办理行政许可672件(经营许可证92件,车辆许可证259件,从业资格证33件,各类换证194件,各类证件注销94件),行政确认705件(各类证件年审),行政处罚396件,其他行政权力13件(维修备案),所有行政许可均按时办结,评议率达100%,满意率达100%。顺利完成优化营商环境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重要任务,培育新增企业18家,推动“个转企”2家。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我单位为完成特定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支出,总金额为272万元,其中包括:水上安全经费专项20万元、水运事务中心经费专项46.4万元、活动宣传专项30.6万元、道路运输中心经费专项65万元、质量监督站专项经费20万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经费专项90万元。在资金使用管理方面我单位严格按照《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和《预算法》规定, 认真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对财政下达的资金和项目经费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尽可能将有限的财政资金分配好、使用好、管理好。各专项资金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严格执行项目资金批准的使用计划和项目批复内容,不擅自调项、扩项、缩项、不拆借、挪用、挤占资金。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力高效推动全县重点项目和农村公路建设,交通民生实事扎实完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为老百姓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根据《预算法》及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成立了由一把手、分管领导、财务、业务、监事会人员参加的绩效自评小组,对部门整体支出特别是津补贴落实、资产管理、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县政府年度绩效目标个性指标完成等情况进行评价。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我单位严格按照要求将管理的所有资金纳入绩效管理范围,绩效管理工作按进度计划有序推进,预算总体执行情况较好,预期的绩效目标也基本实现,无论是取得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有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通过交通项目建设,改善了全县交通运输环境,有力助推乡村振兴;选派3名干部职工进驻三仙湖镇上柴市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并多方争取筹集资金支持结对村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助力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一)同时通过对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降本增效、服务民生,加快推进公交、客运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交通安全风险;打造的交通信息综合指挥平台,极大提升了县级交通数据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真抓实干中改善民生,全局上下合力攻坚、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了全县经济良性发展。
(二)社会效益:大大提高了我县交通建设现状和交通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了辖区群众日常出行体验;2023年,我单位积极推动办事流程优化再造、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政务服务质效提升;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全年累计发放7000多宣传册,利用电子显示屏公示交通服务事项的政策调整和业务变化,切实做到政务公开。
(三)生态效益:本项目为基础建设项目,与生态效益无直接联系。社会满意度及可持续性:2023年,我单位在保运转的基础上,保障了各项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了收支基本平衡。同时随着交通基础条件的明显改善,老百姓出行更便捷;积极做好“一节两赛”,提供了“安全高效、暖心舒心”的交通运输服务。
四、存在问题
2023年我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仍存在短板,比如内控制度依然有待完善,资产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落实存在差异,相关人力配备不足、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另外资金的不足、项目资金实现绩效监管困难,这些都制约着我单位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以后的工作中,希望获得更多财政资金的支持,主管部门能组织相关业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我单位也将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有关建议
(一)项目的地方配套资金压力大,建议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投入或提高补助标准,解决项目的资金缺口。
(二)进一步明确县级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建养部门的权责,以便更好的开展农村公路建、管、养等相关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养项目和部门的绩效管理队伍,建立绩效评价的长期机制。
(四)加大财政投入,继续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五)增加我单位每月的报账支出额度,提高专项资金的补助。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南县交通运输局
2024年3月20日
附件4
我单位2023年度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我单位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6个,项目支出预算计划为272万元,其中包括:水上安全经费专项20万元、水运事务中心经费专项46.4万元、活动宣传经费专项30.6万元、道路运输中心经费专项65万元、质量监督站经费专项20万元、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经费专项90万元。
1.水上安全经费专项:用于县内各乡镇渡口码头的日常安全监督与管理,以此保障全县水上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确保湖区群众的出行平安,坚决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地发生的经费。
2.水运事务中心经费专项:用于水上交通管制、船舶防污染、水上消防、救助打捞、通信导航等工作经费及各乡镇渡口码头安全的经费。确保全县渡口码头水上畅通,尽量做到零事故发生。民众出行更加便捷;
3.活动宣传经费专项:用于交通系统意识形态、安全生产、禁毒维稳、绿色发展等各项宣传工作的经费。
4.道路运输服务中心经费专项:用于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经费,加快道路运输结构调整,强化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保证道路运输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5.质量监督站经费专项:用于交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经费,保证了交通建设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
6.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经费专项:用于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经费。普通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1%以内,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在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超限爻盗镜募喙�,确保治超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绩效目标设定:落实项目实施情况,检验项目投入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总结分析问题,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进一步提升预算项目作用成效。
指标完成情况:
1、资金保障坚实有力,交通建设高速发展。为完成益阳市交通局年初制定的交通投资目标任务,我单位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并向县人民政府积极汇报资金缺口情况。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和比重为我县历年之最,干线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加快推进,水运工程和道运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为推动全面小康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2、治超管理不断完善,养护管理取得新成绩。以源头治理促进行业自律,以多为监管筑牢治超防线。深化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日常管养体制,及时处置路面病害,重点加强对干线公路清扫、修补等日常性养护事务工作。
3、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将党纪条规挺在前面,将廉政建设纳入党组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找准行业党风廉政风险点,对行政审批、项目建设、交通执法等方面,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关管理制度。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紧紧抓住省、市、县的规定要求不放松。
4、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干线公路已经成为我县产业布局的首选,实践经验表明,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成后形成了我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促进了物流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了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落实项目实施情况,强化项目资金管理,进一步提升预算项目作用成效。
(二)资金到位情况:2023年部门预算专项资金共计27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72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三)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共计支出272万元,全部用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项目组织情况分析: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 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审计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综合报告。
(五)项目管理情况分析:在项目资金使用管理上,我们一直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和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开支。资金结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的有关要求,做到专款专用,单位分管领导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经济性分析
我单位专项资金成本控制较好。全年所有项目包括水上安全、水运中心、活动宣传、道路运输中心、质量监督站、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都实行项目预算管理。2023年,我单位持续开展以“两客一危”、工程作业车辆、“三类重点船舶”(危化物品船舶、超大运输船舶、风景旅游船舶)等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建立整改清单,全力清除隐患,截至目前共发现隐患47处,整改47处,整改率100%。通过增设10处渡口码头县级视频监控点,实现辖区内日均渡运量100人次及以上渡口的视频监控全覆盖。不定期向群众、工作人员宣传道路运输安全等行业知识、最新政策,不仅使更多群众了解交通道路运输的相关条款,也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对政策的把握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保障全县货车物流市场运输畅通。同时,依托南县杭瑞高速路口以及南县西高速路口,推进非法营运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形成执法合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2023年查处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经营案件约350起,共检测货运车辆234858台,查处超限车辆258台,卸载货物4414.34吨,治超罚没收入200余万元。强化路域环境整治,依法拆除非公路标志牌60余块、清障180处、整治桥下空间28处,路损案件的查处率和结案率达到100%。县域内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得到明显遏制,公路基础设施受到有效保护,营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在资金使用和管理上,采取审批报销制度。先开展工作,再凭票据经审批后报销经费。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须经过党组会议研究,先期制定资金使用预算。在总体不超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工作开展。
(三)综合评价
2023年我单位各专项预算资金,在原预算口径内,资金使用效率高,管理严谨,财务手续健全。最大限度的起到了保障业务开展需要。对全县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全县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存在的问题
2023年,我单位交通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尽管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但也还存在以下需要改进、完善和规范的问题。
(一)财务基础工作须加强。
(二)绩效目标和指标往往根据项目实际完成情况制定,对项目执行过程有效约束不够,存在一定的偏差。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024年,我单位将围绕县委、县政府对我县交通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制定的目标规划,再鼓干劲,再加措施,确保“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奋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构建南县新发展格局当好交通先锋。同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秉承节约高效的原则,合理使用单位项目资金。
南县交通运输局
2024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