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6 17:27 信息来源:南县供销社 作者:财务股 浏览量:
字体: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我社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社的具体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供销社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我社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2024年单位共设维稳、供销综合改革、企业改制遗留人员等3个本级专项,项目支出预算计划78.36万元,由南县供销社负责实施和管理。

  用途:维护供销社系统大局稳定和遗留问题的处理,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及发展等。

  主要内容:

  1、维稳经费30万元:全系统现有下岗失业职工2900多人,涉军下岗人员800多人,在改制过程中职工身份的置换因政策因素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下属企业单位改革改制遗留的职工养老、医疗保险费用、零就业、廉租房、公租房申请、困难下岗职工诉求(多是由于患重大疾病要求给予经济救助)等。多次引发到政府和部门上访,甚至赴省进京;特别是涉军群体,是个极不稳定的群体。我社需确保不发生赴省进京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2、供销综合改革21万元:建设高质量发展基层示范社一家,打造村级供销合作社1家。 完成市农资保供工作。 完成省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完成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程托管(耕、防、收)任务1万亩。培育服务主体,规范服务监督,推广典型模式,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3、企业改制遗留人员经费26.46万元:原企业改制保养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供销学校门诊医疗款。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1、绩效目标设定

  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访维稳问题的发生,最直接、最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稳定群众。着力抓好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调处工作,真正做到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在服务水平和服务范围上取得突破,让群众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体现“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助农增效”的新时期供销价值。

  树牢为农服务意识,充分履行经济合作组织职能,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保证原改制企业下岗和退休人员相关事宜,有人负责有人办,脱岗不脱管。妥善解决企业保养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2、指标完成情况

  全年本系统赴省进京零上访,无群体性事件发生,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参与全国“千县千社质量提升行动”和全省“强基强能”示范创建工作,按照“五有三好五统一”的标准新建改造了茅草街镇和华阁镇2家基层示范社。重点完善农资保供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农资供应体系,新增村级供销农资网点5家,完成“2024年南县乡村建设行动工作任务”。承担全县80%淡储和70%农资供应任务,完成春耕储备供应化肥1.3万吨。与湖南兰湘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合作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转站1个。

  原改制企业下岗和退休人员,实现了脱岗不脱管。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找出资金预算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促使单位在项目资金的安排使用上更加合理、成本上更加节约,并为下年的预算安排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

  本级专项全年预算资金为78.36万元,年初结余县财政及时审批并拨付资金78.36万元,资金及时到位率100%。

  实际支出78.36万元,主要用于:维稳费30万元,综合改革经费21.9万元,企业改制遗留人员经费26.46万元。

  (三)项目组织情况

  成立了由分管副主任为组长、各职能股室相关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工作小组,负责该项目的日常实施监督和管理。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一)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高效、高质完成我社本级专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制定了相关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合理使用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安全,制定了《南县供销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一切以制度为准则,严格按制度实施项目管理。

  (二)具体工作措施

  1、明确了项目负责人和岗位成员职责,制定了相关操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2、积极参加省市综合改革工作学习培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3、做好本系统稳定工作的摸排、矛盾的调处和化解工作,配合上级对稳定工作统一部署;

  4、掌握企业留守人员、保养人员及下岗人员的思想动态,以政策为依据,能解决的解决到位,不能解决的解释到位,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经济性分析

  根据县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项目预算资金78.36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78.36万元。资金实际使用78.36万元。

  (二)效率性分析

  项目总投入财政资金78.36万元,项目于2024年01月01日开始,至2024年12月31日结束,本级专项工作全部实施完成。

  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实施进行,项目基本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完成。资金实行了专户管理、独立核算。

  (三)可持续性分析

  项目为常年性项目,财政每年都会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项目人员也基本保持原有的岗位人员,项目持续可行。

  四、存在的问题

  资金不足。财政投入不足、供销投资项目缺乏吸引力、没有申报到国家级立项争资项目。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六、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通过认真自查,南县供销社2024年本级专项项目在决策上科学合理,实施过程严谨规范,项目绩效明显,较好地达到了预期效果,按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标准,自评综合得分为87分,自评结论为优秀。

  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3月25日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

指标

自评分

具体指标

评价标准

项目

决策

20分)

项目

目标

4分)

目标

内容

4分)

4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决策

过程

8分)

决策

依据

4分)

4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决策

程序

4分)

3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资金

分配

8分)

分配

办法

3分)

3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分配

结果

5分)

4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项目

管理 25分)

资金

到位

5分)

到位率

3分)

3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到位

时效

2分)

2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资金

管理

10分)

资金

使用

7分)

6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虚列套取扣4-7

依据不合规扣2

截留、挤占、挪用扣3-6

超标准开支扣2-5

超预算扣2-5

财务

管理

3分)

2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制度执行严格;会计核算规范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组织

实施

10分)

组织

机构

1分)

1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项目

实施

3分)

3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管理

制度

6分)

5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项目

绩效

55分)

 

 

项目

产出

15分)

产出

数量

5分)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产出

质量

4分)

4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产出

时效

3分)

3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产出

成本

3分)

2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项目

效果

40分)

经济

效益

8分)

7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社会

效益

8分)

7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环境

效益

8分)

7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可持续影响

8分)

7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7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8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