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南县医疗保障局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根据2024年度“南县医疗保障局”项目预算情况,实施了如下具体业务项目:
1.医疗救助及经办服务资金项目:主要用于医疗救助工作开展和乡镇经办服务工作开展等方面,该项目预算金额9万元。
2.城乡医疗保险筹资工作及宣传经费项目: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缴费工作由医保局牵头,对社会大众进行政策宣传、督促各乡镇落实筹资工作,安排专人到各乡镇、村、街道、社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筹资工作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并逐条解决,帮助缴费对象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乡镇人社中心开展医保工作,宣传、落实国家的医保政策,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实实在在的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最大程度的覆盖应参保群体,最大程度的达到社会共济的效果,实现多渠道筹资,保障医保基金的稳定性。该项目预算金额16万元。
3.政策法规及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督项目:为了提高在法律层面的认知,从主观层面杜绝基金滥用的情况,开展对协议医院与药店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的日常监管行动和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该项目预算金额7万元。
4.基金监督管理与行政执法项目:对全县协议医药机构进行监督与管理,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该项目预算金额26万元。
5.落实住院、门诊待遇工作及宣传经费项目:为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医保基金保障绩效,公平适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全面落实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要求。清单目录的基本政策包括参保政策、筹资政策、待遇支付政策等,如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支付政策等但不限于这些政策,落实对全县参保人员住院就医、定点药店购药、普通门诊和特殊门诊待遇的统筹等工作,为做好医疗保障政策解读和宣传,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对社会大众进行政策宣传,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渠道减轻人民群众政策范围外医疗费用负担。该项目预算金额16万元。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度南县医疗保障局坚决履行职能职责,有效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目标。项目所有开支均按照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单位内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人员作风,不存在违规违法的问题。各个项目资金使用与具体项目实施内容相符,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都已按照计划完成,未逾期。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财政投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等情况,督促项目实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资金分配、使用及管理等,切实提高财政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
1.资金到位情况
2024年我单位预算申报项目资金已在当年全部到位,资金到位率90.54%。并根据项目资金的预算安排及财政资金使用相关要求在当年全部支付。
2.资金使用情况
(1)医疗救助及医保经办服务资金项目预算金额9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万元,实际已支付2万元,资金支付率100%。
(2)城乡医疗保险筹资工作及宣传经费项目预算金额16万元,实际已支付16万元,资金支付率100%。
(3)政策法规及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监督项目预算金额7万元,实际已支付7万元,资金支付率100%。
(4)基金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项目预算金额26万元,实际已支付26万元,资金支付率100%。
(5)落实住院、门诊待遇工作及宣传经费项目预算金额16万元,实际已支付16万元,资金支付率100%。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1.前期准备
我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业务股室为成员的绩效评价现场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现场评价方案,确定了绩效评价的实施时间。
2.项目实施
一是收集、检查项目资料。第一收集该项目相关政策制度文件、资金拨付明细、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资料;第二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等程序是否合规,资金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况;二是项目检查。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运行、管理情况;三是形成评价报告。通过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和标准,结合现场评价情况,得出评价结论,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为合理、有效、规范使用预算内财政专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流程,南县医疗保障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物品采购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待遇清单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的预算管理,设置专用账户进行项目核算,入账依据齐备,手续完整。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基本医疗应保尽保,基金运行平稳
2024年城乡居民医保基金收入51729.95万元,全县合计76.91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基金支出48687.44万元,其中门诊享受待遇人次65.10万人次,基金支出9672.09万元(门诊统筹报销50.72万人次,支出1419.79万元;特殊门诊报销7.62万人次,支出5762.45万元;双通道报销 0.93万人次,支出1915.34万元;其他门诊报销5.84万人次,支出574.50万元)。住院享受待遇11.81万人次,基金支出39015.35万元,大病保险支出3588.06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收入13162.73万元,全县合计41.47万人次享受医保待遇,基金支出12514.29万元,其中门诊享受待遇人次40.29万人次,基金支出6179.82万元(其中门诊统筹报销11.73万人次,基金支出2210.70万元;特殊门诊报销5.70万人次,基金支出1612.39万元;双通道报销22.75万人次,基金支出2324.56万元;生育门诊支出14.73万元;其他门诊支出17.44万元)。住院享受待遇1.18万人次,基金支出6334.47万元,大病保险支出525.15万元,个人账户支出362.31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县2025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74919人,其中,城乡居民医保参保442832人,职工医保参保32087人(全县职工医保的参保单位有501家,其中在职16958人,退休15129人),完成了市定任务的105.13%,参保率位居全市前列,实现了特定人群参保全覆盖,获得湖南省居民参保征缴工作先进地区表彰。“益阳南县‘四有’举措推动居民医保参保征缴工作”一文在《湖南医疗保障工作》上发表,向全省推介;并发表在《国家医疗保障局地方工作快报》上,向全国推介。
(二)医保服务持续优化
1.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一是全面梳理医保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按照《2024年度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文件要求,结合业务分工,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标对表逐项落实,并报县政务中心备案管理;二是充分发挥医保信息平台载体功能。2024年共为1121名新生儿在出院前办理好参保登记工作,为171名职工医保人员通过网厅办理退休手续。全县31家医疗机构,243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室),66家慢特病定点零售药店均全面实现社会保障卡和医保码结算;三是全面实现特殊人群自助参保免申即享。医保、税务、民政、农业农村、残联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比对困难人员相关信息,及时在税务系统和医保系统中精确标识,2024年医疗救助资助困难人群参保28017人,资助829.57万元。
2.持续推进医保政策落地。一是推进“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直通机制。对特困供养、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两病”“特门”患者提供“健康找人”,免费上门服务,全面推行“帮代办”服务,基层医疗机构免费体检,建立“两病”门诊台账,随访送药,基层医生随访率100%,用药保障率100%。2024年全县累计享受城乡居民医保“两病”门诊待遇5.22万人次,医保报销335.52万元。二是推进门诊慢特病复审延期申请“线上办”。简化流程,实现参保患者“一趟不用跑”就能办理慢特病复审延期。三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医保职能和工作实际,切实减轻特定人群参保与就医方面的负担,落实救助待遇2.95万人次,救助金额1769.86万元。获湖南省医保领域乡村振兴先进地区表彰。
3.提升医保经办利民服务水平。一是优化医保“线下”服务能力。按照省级标准优化设置医保中心窗口,在医保大厅前台开设5个开放式综合窗口,一个潮汐窗口,可办理全省经办服务事项清单所有业务。后台设5个股室,实现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尽进,应办可办”和“一窗受理、后台分流”。2024年医保中心大厅办件量达1.84万件。二是提升医保“线上”服务水平。开通县、乡、村三级医保服务窗口异地就医备案申请、参保信息查询、登记与变更、开具参保凭证等权限,明确专人管理异地就医备案热线电话,为长期在异地居住生活和临时外出人员提供异地就医备案服务。2024年通过基层平台、APP、小程序等线上办理异地就医备案4674人次,参保转移接续156人次。
(三)医保基金监管有力
开展打击欺诈骗保“百日行动”、“以医保控费为由推诿患者”专项整治问题排查、医院违规问题整改复核和疑点线索问题数据核查等专项工作4次。参加省市飞检和交叉检查3次,组织定点医药机构进行违规问题自查自纠5次,开展辖区内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全覆盖检查1次。受理举报投诉案件12起。通过定点医药机构医保智能场景监控查房8000余人次。通过各类专项行动、飞行检查、自查自纠、举报查处、病历审核以及协议医药机构的全覆盖检查,行政立案13件,办结13件,全年追回违规使用医保金355.74万元,行政处罚29.09万元。终止医保协议2家、暂停协议5家,移送1家涉嫌违法的民营医院至公安机关,取消72家零售药店职工门诊慢特病医保协议。综合运用电视、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等形式在宣传上发力,组织开展基金监管宣传月和信用宣传周活动,制作播放医保短视频2个,通过电视台、LED屏播放宣传视频2万余次,粘贴海报1000余张,印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发动宣传车15车次。
(四)医保管理效能持续提升
推进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提质增效。先后完成第七批续、第四批续、第五批续等共18个批次药品集采,药物球囊省级联盟接续、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超声刀头、省际联盟肝功生化类检测试剂等共17批次耗材集采计划报量和续约工作。全年共计完成药品耗材带量采购5800万元,累计减少群众医药负担5000万元以上。全年累计直接结算带量采购药品货款3552万元,提高了购货款周转效率,降低了企业财务成本。优化医疗健康产业服务,协助园区企业畅通销售渠道,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优化政策。全年赴省市对接工作12次,帮助5家园区企业共235个品种在省级招采平台挂网销售。引导企业积极参与集采招标,天益公司“一次性一体式吸氧管”中标4万套,主动牵线搭桥成功促成天益公司与旭诚肾病医院集团合作,血透管路产品成功进驻该集团。
四、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分配方面的问题
开展业务经费存在缺口,主要因为资金预算限制,导致资金有缺口,无法满足每年正常工作资金需求。
(二)资金拨付方面的问题
资金的具体用途和范围不明确,可能加大后期预算执行的难度。
(三)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
民生工作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要持续推动,不能只是一次实施,通过持续加大投入,连续几年加紧推进。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从抓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用制度来管钱,用制度来管物,坚持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原则,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审批程序及各项资金管理重点进行规范,形成责任明确、程序合理、决策科学、规范有序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工作原则、分配主体、审批权限、下拨程序、监管责任等要求,健全岗位责任制,推进财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充分发挥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二)主要经验做法、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1.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好项目资金促进民生的作用。
2.加强对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检查,建立对资金使用情况定期监测制度,及时发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
3.加强财务风险防控,坚持内审外审相结合,严格资金审计,先行抓好财政预算资金审计,认真抓好内部审计整改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专项整治。
4.加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力度,积极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在项目申报、资金安排方面的运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