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科工局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28 09:10
信息来源:科工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大中小
根据南财函〔2025〕25号《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具体情况,南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组织进行预算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现将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基本情况。
南县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是县人民政府主管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职能部门。全局现有人员132人,其中在职29人,退休103人。内设股室10个:办公室、政策法规股(墙体材料革新股)、科技管理股、生产运行股、电力股、中小企业股、投资规划股、信息化推进股、财务股、人事股(党建工作办公室)。所属事业单位3个:南县国有改制企业服务中心、南县科技创新事务中心、南县推进新型工业化事务中心。
(二)部门整体支出概况。
2024年部门决算收入10424.85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7246.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3018.51万元,其他收入160.14万元。2024年总支出10431.3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80.20万元,项目支出9851.19万元。项目支出中本级项目资金共55.08万元,其中崔明高伤残保健金1万元,企业副科工资及五险一金27.08万元,湖南建材纸厂留守工作经费10万元,推新工作经费3万元,维稳和留守工作经费4万元,印刷厂留守工作经费5万元,鑫源纺织厂留守工作经费5万元。
三公经费支出:根据上级要求和遵循厉行节约的原则,今年局机关严格控制了招待费、公车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因公出国(境)费等 “三公”经费支出,2024年“三公”经费支出6.69万元,控制在年初预算6.69万元以内。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2024年度我局坚决履行职能职责,有效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创造社会效益,全面推动全县工业企业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严格落实《预算法》及省、市、县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地使用,资金合法合规的安全运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局首先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班子成员、局属各单位及机关各股室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中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所有资金使用都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随时接受上级检查验收和人民的监督。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一)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今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家,现有规模工业企业127家,完成产值157.32亿元。工业税收9805万元,同比减少614.19万元;1-11月,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4%,排名第2位;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9%,排名第4位;工业技改投资增长51.6%,排名第3位;工业用电量增长-3.17%,排名第5位。
(二)科技创新主体活力十足。今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现有高企数量与规上企业数量比例为47.2%;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201家,完成市定任务的195.15%,任务完成率排名全市第1;认定2023年度有研发活动的规模工业企业68家,占比58.62%,排名全市第1;认定2023年度研发经费投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成交额24.45亿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品牌创建培育取得实效。2024年南县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全市排名第4。助农米业、湖南橡塑获评益阳市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助农米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经开区获评省级绿色园区、省级高新区。助农米业“婴儿辅食类原料-米珍生产线”被纳入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米珍数字化生产智能靶向碾磨关键技术提质研发”项目入选益阳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助农米业成功在湖南股权交易所“专精特新”专版挂牌,湖南橡塑成功在湖南股权交易所科技创新专版挂牌。
(四)“智赋万企”行动推进有力。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以两上三化、两化融合为抓手,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企业两化融合评估诊断、上云、上平台、智能制造企业(车间、工位)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克明味道获评省级“数字新基建”;助农米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固虹新材料数字化转型项目已完工投产,湖南橡塑、鑫荣泡沫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
四、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还不够严谨,导致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偶有混淆,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还存在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的现象;
(二)绩效目标考核机制还不够健全。未设置清晰的年度目标,量化细化不够,没有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绩效管理薄弱。
五、有关建议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讲座和培训,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意识,提高基层单位绩效评价工作水平。
(二)加强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
(三)规范绩效评价管理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相关信息完善、可靠,客观公正地反映项目资金实际使用和产生的绩效状况。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