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南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24年度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南财函〔2025〕25号)精神,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南县应急管理局党委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部署,并以政工室牵头组织进行2024年度项目资金绩效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南县应急管理局2024年参与绩效评价的项目共6个,项目支出140.8万元。其中:
1、防汛抗旱专项经费40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期间上级领导视察、督查,防汛期间工作人员值班值守、工作用餐和防汛抗旱易耗物资的购置等。
2、防灾减灾专项经费28万元。主要用于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灾情的勘察与救灾物资的准备。
3、乡镇应急能力建设专项经费3万元。主要用于对全县乡镇应急能力建设的宣传、培训和验收指导。
4、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14.8万元。主要用于自然灾害的勘察、信息收集、救灾物资的准备及上级领导视察、督查等工作。
5、特岗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专项经费5万元。主要用于为应急系统职工购买特岗人员以外伤害保险。
6、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专项50万元。主要用于单位行政执法装备的采购、服装的采购和日常行政执法工作的开展。
(二)绩效目标设定及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度我局坚决履行职能职责,有效完成了本年度绩效目标。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创造社会效益,全面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评价全面分析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规范应急管理专项管理制度和经费使用,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项目资金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项目资金实际使用等情况分析
2024年县本级预算安排应急管理专项资金140.8万元,由县本级财政全额拨款。专项资金实际使用资金11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80.25%。资金由财政局一次下达项目预算指标通知,我局再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向县财政申请拨付。2024年专项资金下拨并使用113万元,下拨率和使用率80.25%。
(三)项目组织情况分析
南县应急管理局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有关文件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制定了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评价小组采用查阅凭证和资料等形式进行考评。根据考评情况,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分析,并依据前期制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评分,形成综合报告。
(四)项目管理情况分析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强化财政资金支出绩效理念,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求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项使用”的原则,由单位财务统一核算,专人负责资金及管理经费的支出审核与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三、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我局项目绩效评价选用的指标主要包括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以及社会效益等。采取单位绩效评价自评方式、运用成本效益法进行项目绩效评价。项目按照绩效目标的实施内容及工作要求实施完毕,执行情况较好,达到了预期绩效目标。根据项目自检自评,结合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打分,总得分为83分,绩效评价为“良好”。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我局全年累计开展安全检查606次,检查单位260家次,行政处罚78起。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案件2起,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考评中,我局获得一、二、三季度第一名和年度综合第二名的优秀成绩。建立投诉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群众争做安全隐患的“吹哨人”,及时办结各类群众举报投诉件,并发放举报奖励。
(2)今年汛期,我县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3次、Ⅱ级响应1次,全县上下迅速反应,落实防汛应急预案,成立防汛抗灾联合工作组集中办公,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期和工期,创新“3+1”巡逻查险、“2×2”拉网式排查和“1+2”24小时盯守穿堤建筑物等巡堤查险方式,认真落实防汛抢险队伍准备、物资准备以及“以车代仓、以船代仓”等各项工作,成功迎战了3轮洪水过程,实现了“五个确保”的总目标。
(3)扎实开展“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1万余份,组织宣传车5辆、村级广播站100余个,播放安全应急知识;积极开展“第五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活动”,参与人数累计10000余人,努力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组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重点工贸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330余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书》,提升了安全意识及安全管理水平。
(4)修订完善全县突发事件总体预案以及38个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类专项预案,并强化应急预案演练,牵头组织开展桌面推演4次,参与各类应急实战演练20余次,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依托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基层防灾项目,为各救援队伍购置配备除雪除冰车、排水抢险车、救援无人机、救援舟艇等装备,切实提升应对自然灾害专业救援能力。同时建立健全县乡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联动机制,组建“基干民兵+消防综合+部门专业+社会力量+基层队伍”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25支1900余人,统筹协调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点时段、重大活动及防汛抗灾期间各级各类救援力量备勤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专项资金指标下达时间和资金应该拨付时间存在时间差,需要动用基本支出资金才能保证项目资金按时按量拨付,从而难以做到专款专用。
五、相关建议
一是建议专项资金拨付时间更加科学,二是建议财政部门每年及时组织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的专业知识讲座和培训。
附件1
2024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指标计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自评分 |
具体指标 |
评价标准 |
项目 决策 (20分) |
项目 目标 (4分) |
目标 内容 (4分) |
4 |
设立了项目绩效目标;目标明确;目标细化;目标量化 |
设有目标(1分) 目标明确(1分) 目标细化(1分) 目标量化(1分) |
决策 过程 (8分) |
决策 依据 (4分) |
4 |
有关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某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某部门年度工作计划;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 |
符合法律法规(1分)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分) 部门年度工作计划(1分) 针对某一实际问题和需求(1分) |
|
决策 程序 (4分) |
3 |
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 |
符合申报条件(2分)项目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管理办法(1分) 项目调整履行了相应手续(1分) |
||
资金 分配 (8分) |
分配 办法 (3分) |
2 |
根据需要制定的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有明确资金分配办法;资金分配因素全面、合理 |
有相应的资金管理办法(1分) 办法健全、规范(1分) 因素全面合理(1分) |
|
分配 结果 (5分) |
5 |
资金分配符合相关管理办法;分配结果公平合理 |
符合分配办法(2分) 分配公平合理(3分) |
||
项 目 管理 (25分) |
资金 到位 (5分) |
到位率 (3分) |
2 |
实际到位/计划到位*100% |
根据项目资金的实际到位率计算得分 |
到位 时效 (2分) |
2 |
资金及时到位;若未及时到位,是否影响项目进度 |
到位及时(2分) 不及时但未影响项目进度 (1分) 不及时并影响项目进度(0.5分) |
||
资金 管理 (10分) |
资金 使用 (7分) |
3 |
支出依据合规,无虚列项目支出情况;无截留挤占挪用情况;无超标准开支情况;无超预算情况 |
虚列套取扣4-7分 依据不合规扣2分 截留、挤占、挪用扣3-6分 超标准开支扣2-5分 超预算扣2-5分 |
|
财务 管理 (3分) |
2 |
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健全;严格执行制度;会计核算规范 |
财务制度健全(1分)严格执行制度(1分)会计核算规范(1分) |
||
组织 实施 (10分) |
组织 机构 (1分) |
1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
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1分) |
|
项目 实施 (3分) |
2 |
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进度开展;按计划完工 |
按计划开工(1分) 按计划开展(1分) 按计划完工(1分) |
||
管理 制度 (6分) |
4 |
项目管理制度健全;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
管理制度健全(2分) 制度执行严格(4分) |
||
项目 绩效 (55分) |
项目 产出 (15分) |
产出 数量 (5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数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数量率计算得分(5分) |
产出 质量 (4分) |
3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质量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质量率计算得分(4分) |
||
产出 时效 (3分) |
2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时效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时效率计算得分(3分) |
||
产出 成本 (3分) |
2 |
根据该项目实际,标识具体明确的产出成本 |
对照绩效目标,按实际产出成本率计算得分(3分) |
||
项目 效果 (40分) |
经济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社会 效益 (8分) |
7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所产生的社会效益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环境 效益 (8分) |
8 |
根据项目实际,标识对环境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
对照绩效目标,按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影响程度计算得分(8分) |
||
可持续影响 (8分) |
8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项目运行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 |
项目产出能持续运用(4分) 所依赖的政策制度能持续执行(4分) |
||
服务 对象满意度 (8分) |
8 |
项目预期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的满意程度 |
按收集到的项目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8分) |
||
总 分 |
|
|
8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