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5-2028697 | 发布机构 | 南县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5-01-02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5-2028697 |
---|---|
发布机构 | 南县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5-01-02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2024年,南县财政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依法履职,助力法治政府和法治财政建设,现将2024年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全体局领导任副组长,股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将法治财政建设任务分解到各股室,及时督导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确保了工作能够持续推进,做到了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坚持依法行政。一是依法决策。落实《南县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对重大决策事项,均按照充分讨论、专家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执行,全年未发生决策失误。二是强化法制审查。将法制审查作为涉法政策文件(文书)制定的前置环节,做到依法履职。全年按照“三统一”要求办理规范性文件1件,并依法开展了公平竞争和合法性审查。三是依法监督。年内对南县信息中心等6个预算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下达处罚决定书6份,收缴收回资金21.21万元。4月开展群腐集中整治工作,发现6方面22个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并移交线索30条;对南县4家代理机构12个政府采购项目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受理政府采购投诉事件2例及审计移送处理事项7例,均按程序予以处理落实;全年评审项目257个51.23亿元,审减支出6.8亿元;完成109个2.58亿元项目采购,节约采购资金2039万元;完成 2.08亿元的项目重点绩效评价,延伸检查乡镇所站35次,整改规范问题55个。
(三)推进普法学法。制定年度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法宣责任清单及任务清单,利用“每周一学”和党员经常性教育等载体,组织干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和民法典等公共法律、财政部门法律法规。印发《南县财政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规章汇编》《南县税费优惠政策汇编》等资料,确保减税降费等政策家喻户晓,做到学法、宣法永远在路上。组织机关全体干职工参加年度普法考法,做到了全员学法、全员参考、全员及格。以执法证考试为契机,推动干职工全面学习专业法律和财政法规,两次执法证考试71人参加,64人合格,合格率90%,合格率位居全县乃至全市前列。在国家安全日和宪法日集中开展法律宣传活动,组织机关3名年轻干部参加了全县公职人员法律知识竞赛,组织2名副科级干部和机关县党代表参加张国明案件庭审旁听等,机关干职工的依法理财和依法履职能力持续提升。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法治理念培树还需加强。学法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执法人员对财政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不够,非执法人员存在一定的“被动普法”现象,主动学习意愿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法治理念淡薄所致。如在执法证考试宣传中,仍有个别同志存在“我不在执法岗位无需考证”的错误思想。
(二)普法创新力度还不够。普法形式相对单一,部分人员甚至产生了对普法工作的“免疫”,主要是普法创新做法较少导致吸引力不够,对“法治护航”作用的认识不深。
(三)大监督参与度还有待提升。当下财政监督执法任务主要集中在监督股、采购股等少数股室,其他股室尤其是资金管理股室主动参与不多,导致在上级各类各项检查中“盲目挨打”的现象频现,亟待改善。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加强法治财政建设组织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财政法制宣传和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领导小组,以上率下,力求形成合力。二是坚持在党组会、中心组集中学习中学习法律法规、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鼓励机关干职工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将普法考试情况纳入机关股室和干职工年度考核及评先评优考核指标,力求打造一支法治财政队伍。三是党组会议上将财政监督等各项法制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尤其是群腐专项整治、各级巡视巡察整改、党务政务公开、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工作“一把手”都要定期听取汇报,并协调、督促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依法高效开展。四是坚持依法决策。严格落实“三重一大”议事程序和“三不一末尾”制度,在年度内召开的30多次党组会中,凡重大事项均按照集体决策程序操作,以求充分发挥民主,实现科学决策。五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年内依法清理了财政部门制定的各项政策性文件和规范性文件,做到了“应废则废,应留则留”,以夯实依法理财基石。对机关管理制度、年轻干部培养方案以及年度考核办法等均按照上年度执行情况进行针对性完善,以确保制度执行的生命力。六是立足财政职能,依法将全县法治经费纳入预算保障并及时足额拨付,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四、2025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设想
(一)持续提高法治财政意识。充分发挥财政大讲堂、工作微信群、南县财政微信公众号、每周一学、党员经常性教育等平台作用,利用4.15和12.4宣传节点,纵深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让法治教育成为常态,让警钟长鸣成为固态,帮助干职工树牢依法行政意识。
(二)持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定期开展财政执法培训,提高财政干职执法能力;树牢“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禁止皆可为”的共识,不断提升财政干部的法制“洞察力”;把依法行政贯穿于财政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常态化做好财政政策文件、规范性文件、执法文书的日常法制审核,提高各项法律法规的“约束力”;抓好干部廉洁自律,把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等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依法行政的“生命力”。
(三)持续强化法纪高压态势。积极配合上级纪委等部门开展各项专项检查、督查工作。在队伍建设上做到从严管理,防范“蚁穴溃堤”现象,在业务工作中做到“窥斑见豹”,以点带面,全流程、全领域无死角扫描工作漏洞和薄弱环节,力促科学理财能力的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