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碧水保卫战存在短板问题整改完成情况的公示

索引号 4309210010/2025-2030610 发布机构 益阳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1-14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5-2030610
发布机构 益阳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发文日期 2025-01-14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针对2023年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问题,已按要求整改到位。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问题描述

  碧水保卫战存在短板。在大通湖治理中,对湖体治理比较重视,但在区域流域治污控源上还有差距,大通湖区域现有鱼池养殖面积5.8万亩,稻虾养殖面积14.4万亩,已建成养殖尾水治理点仅覆盖3400亩,覆盖率1.7%。南县华阁镇、乌嘴乡生活污水处理厂紫外消毒设施损坏未及时维护,或消毒设施未运行。

  二、整改目标

  提高大通湖流域养殖尾水治理面积覆盖率,补齐治污控源短板差距。加大大通湖周边乡镇污水处理厂监管力度,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污水稳定达标排放。

  三、整改措施

  (一)巩固精养鱼池退养成果,发展“水草+”产业,实现生态种养转型发展,临湖1000米范围内严禁精养鱼池退养反弹。采取“三池两坝”等技术,对大通湖流域连片精养池塘开展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建设。2023年新建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3处,其中南县1处,治理覆盖面积1000亩;大通湖区2处,治理覆盖面积900亩。

  (二)选用质量好、运行稳定且符合国家标准及质量要求的紫外线灯管及镇流器。

  (三)加强污水处理厂设备巡检及维护保养管理,采购及储存相关备品备件,定期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及清洗,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四)废弃紫外线灯管按照危废管理要求放置于危废间集中存放,由专人负责收集和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危废出入库记录,并委托具有处置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进行转运、处理。

  四、整改情况

  (一)积极发展莲藕种植、池塘养蟹、鱼草混养的新型养殖模式;发挥养殖实验基地的带动作用,发展池塘养虾;通过公共水域种植水草改善水质;成立工作组,对退养区域不定时巡查,发现退养反弹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乡镇负责人进行整改;2022年,兴建南县三新垸辐射1000亩“三池两坝”建设项目,有效改善区域内的水质;对“三池两坝”运转情况进行全程监督,保证设施有效运转;建立水质实时在线监测系统,随时掌握设施的运转情况。

  (二)采购紫外线灯消毒系统配件,购买紫外消毒设备灯管70个、紫外线镇流器2个。

  (三)紫外线消毒系统维修。确定问题后,立即对所涉乡镇3个污水处理厂的紫外线灯管进行维修,启动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备用,保障水质达标排放。工作人员每天巡视跟踪,拍照并及时处理有关问题。

  (四)按要求进行危废回收。南县碧水源水务公司已委托第三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对废物进行安全处置并提供危险废弃物暂存技术支持。

  五、下阶段工作计划

  (一)抓实巡查工作。持续加强精养池塘退养日常巡查,坚决防止再次发生反弹。

  (二)做好项目谋划。加大新型养殖模式技术培训力度,促进生态转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建设养殖尾水处理系统。

  (三)强化工作责任。持续加强对站点人员的教育管理,夯实工作责任,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处置迅速有效。

  (四)推行智慧水务。安装中控数据平台监控,实时了解数据和设备运行状态。

  欢迎广大市民对碧水保卫战存在短板问题整改完成情况提出异议和疑问。

  公示期限:公示5个工作日,2025年1月14日至1月20日。

  举报受理单位: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联系电话:0737-5221435

  特此公示

  附件: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碧水保卫战存在短板”问题验收销号意见.pdf



  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2025年1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