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关于2023年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南县大神庙渠相关问题整改情况的公示

索引号 4309210010/2025-2035888 发布机构 南县住建局 发文日期 2025-02-08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5-2035888
发布机构 南县住建局
发文日期 2025-02-08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大神庙渠整改完成情况的报告

  一、问题描述

  2023年湖南省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益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2年3月发布《2021年度城市黑臭水体深化整治情况》指出:“通过深化整治和长效管理,目前我市城市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实现了长制久清”,但督察发现,部分已完成治理黑臭水体返黑返臭,南县大神庙巷一侧渠道溶解氧0.680毫克/升,氨氮20.7毫克/升,属重度黑臭。

  二、整改目标

  完成南县大神庙渠黑臭水体整治,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整改措施

  (一)清淤疏浚。对大神庙渠渠尾段(九都山南路西侧)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淤泥、杂草、浮萍、垃圾等杂物,保证水体畅通,并将渠道受污染水体抽至第三污水处理厂处理。

  (二)截污纳管。对九都山南路两侧生活污水排放口进行彻底截污,新建污水收集管100m,污水收集井5个,污水截流井8个,管道并入城区污水收集主管网。

  (三)水生态修复。采用生物、物理等多种方法对渠道进行治理,拟在渠道岸带种植净水植物,防止水体富氧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四)活水调水。依托我县中水回用项目,新建中水管道1200米,新增取水点一个,可对该渠段进行适时补水,并打通大神庙渠与双洋渠、南茅运河关键节点,通过闸门水位调节,形成水体循环机制。

  (五)常态化监管。建立黑臭水体监测、管理、评估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加强沿线截污管道监管,防止出现管道破损、污水溢流现象,严禁非法排污。定期对水体进行第三方检测,形成水体易返黑返臭风险清单,及时掌握渠道水环境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四、整改情况

  (一)根据整改施工方案,县住建部门、市政公司调集水陆挖机、大功率潜水泵等设备对渠道东段渠底沉积淤泥进行彻底清理,共清淤700m3,清除水面浮藻、边坡杂草及渠道腐木垃圾约45吨,回抽污水约1750吨至管网。

  (二)在2022年渠道西段部分截污的基础上,将截污管道向东延伸,力求做到全线控源截污,不留死角。共新建了污水收集支管150米、入户支管300米、污水收集井5个,污水收集净化池8套,管道已并入九都山南路主管网。

  (三)为确保治理成效,降低水体富氧化,岸带边坡共种植狐尾藻、水芹等植物共200株。

  (四)依托我县中水回用项目,新增九都山南路(大神庙渠旁)取水点一个,铺设压力管道1200米,在枯水季可随时向渠内补水。另新修调水闸门3个,打通了双洋渠、南茅运河与大神庙渠的水系连接,让“死水”变为“活水”。

  (五)通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及长期管控,截至2024年10月初,渠道水质得到显著改善。为保证渠道“长治久清”,我县生环局、住建、水利局及小荷堰社区组成了工作专班,开展常态化巡查巡管,定期对水体进行水质化验检测,及时掌握渠道水环境质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确保渠道水质长期达标,群众长期满意。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压实职能部门责任,杜绝表面整改。为保障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实到位,县住建局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工作专班,紧盯问题整改进度,“举一反三”地自查类似问题,立行立改。

  (二)举一反三,形成常态联动工作机制。除大神庙渠道以外,针对城区有“返黑、返臭”风险的类似渠道进行深入调查,追根溯源,排除污染潜在风险。明确涉事责任单位,厘清责任边界,加强统筹调度,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市生环南县分局、县城管执法局等部门分工协作,形成联动治理机制。制定县城“返黑、返臭”风险渠道名单,常巡常管。

  (三)积极筹集资金,加大管网改造力度。积极争取资金,依托县城管网提质增效、海绵城市及河东片区管网改造等项目,逐步解决城区雨污管道混接问题。从控源截污着手,分片区、分年度优先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污染问题,对县城黑臭水体进行全面、系统、彻底的治理。

  (四)创新思路,学习借鉴新方案。积极学习周边县(市、区)的先进案例,引入新材料、新技术,破解地质条件差,管网施工难度大的难题,结合净水绿植、低能耗一体化处理设备等治理方式,确保渠道长治久清。

  (五)加强宣传与严格执法。劝导周边住户、企业共同维护渠道环境,不向渠内倾倒生活垃圾,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执法,不断提升整体环保意识。

  欢迎广大市民对2023年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碧水保卫战存在短板”问题的整改情况提出异议和疑问。

  公示期限:公示5个工作日,2025年2月10日至2月15日。

  举报受理单位: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联系电话:0737-5221435

  特此公示。

  附件:关于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反馈“黑臭水体整治不到位”问题验收销号意见.pdf



  益阳市生态环境局南县分局

  2025年2月1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