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的倡议书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96092 发布机构 南县民政局 发文日期 2022-06-0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索引号 4309210010/2022-1596092
发布机构 南县民政局
发文日期 2022-06-07
信息类别 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 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 政府网站

  全县各社会组织: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持续上升态势,电信网络诈骗手法随着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的出现不断演变升级,给社会稳定与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提升广大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营造全民反诈、全社会反诈浓厚氛围,切实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遏制电信诈骗高发态势,体现社会组织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特向全县社会组织发出如下倡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反诈骗责任意识

  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参与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守护群众的“钱袋子”,是保护群众财产安全,提高群众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是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请各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凝聚力量、广泛号召的优势,积极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履行社会责任。

  二、丰富形式,开展反诈骗宣传活动

  各社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学习反诈知识,在组织各种内部活动时,将反诈宣传与专业服务相结合,提高自身反诈知识水平,在此基础上,积极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入脑入心的反诈骗宣传活动,可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或转发关于反诈骗内容的文章、动画和短视频进行线上宣传,通过开展宣传讲座、入户宣传等活动进行线下宣传。引导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构建反诈骗防火墙。动员会员和群众积极举报电信网络诈骗线索,不断提高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

  三、精准施力,关注易受骗重点人群

  一些不法份子抓住老年人、学生等群体辨识能力不强、信息检索能力弱、渴望情感关怀、社会经验较少和渴望赚钱等特点,利用提供医疗服务、保健品销售、假冒公检法人员和亲友、高额投资回报、刷单等手段设置陷阱,坑骗老年人和学生等易受骗重点人群,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和学生等群体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请各社会组织在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时重点关注易受骗人群。教育类社会组织可将反诈骗宣传融入各类教育活动,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可在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活动中开展反诈骗宣传。志愿服务类社会组织多组织陪伴老人的活动,多和老人沟通,多讲防诈骗知识,让老人不被骗子的“虚情假意”所蒙骗,让温暖与爱为老人筑牢防诈篱笆。多方合力,切实加强易受骗重点人群防诈骗的意识和能力。

  南县民政局

  2022年6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