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4309210010/2025-2049316 | 发布机构 | 浪拔湖镇 | 发文日期 | 2025-03-26 |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索引号 | 4309210010/2025-2049316 |
---|---|
发布机构 | 浪拔湖镇 |
发文日期 | 2025-03-26 |
信息类别 | 综合政务 |
公开范围 | 全部公开 |
公开方式 | 政府网站 |
(一)聚焦经济发展,筑巢引凤振兴特色产业
1.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牢固树立“抓招商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理念,通过“悦近来远”“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拓宽招商渠道,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行统筹谋划,吸引优秀企业落户投资。主动服务好深圳百瑞泰城镇建设项目、佛山澳亿美节能设备制造项目、湖南龙原生态农业发展项目、明达新型产业园建设项目以及S217建设项目,做好招商后续服务工作,推动项目落地投产。
2.统筹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围绕传统的特色农产品,整合衔接资金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将原荒废的太阳山小学旧址进行改造,建成一处集生产、加工、销售及文化传承发扬等功能的综合产业园。进一步对广利源现代农业产业园扩量提质,扩大种植面积,引进优势品种,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丰富展馆功能,打造种植、采摘、存储、销售、展示于一体的特色产业链。
3统筹推动城乡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两省五县(市)”区位优势,谋划推动陈家岭村、新口村物流产业、荣福村、红星村农业观光业发展。
(二)聚焦发展支撑,紧锣密鼓提升基础设施。
1.继续延展联网道路。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对全镇15个村(社区)道路开展提质改造,优化群众出行环境,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捷交通条件。
2.继续建设水利设施。围绕农业生产灌溉不便、防洪防涝问题,升级改造机站,提高整体的排涝标准,防止垸内内涝灾害的发生。对沟渠进行渠道清淤和节水闸改造,对堤坝加固修复,提高防汛抗旱能力。
3.继续完善配套设施。扎实推进浪拔湖镇集镇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建设,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完成管网新建,切实解决浪拔湖集镇建成区内污水管道未覆盖问题。
(三)聚焦惠民行动,多种渠道增进民生福祉
1.促进就业创业。积极宣传一次性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多项就业创业政策,定期开展“惠企政策送上门”和“进企业解难题”专项活动,及时发现和处置欠薪隐患,积极协调处理农民工工资热线问题,继续帮扶贫困户增加收入。
2.强化兜底保障。实施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确保应保尽保,切实发挥好民政兜底保障功能。依托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帮扶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
3.深化生态治理。深入开展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积极推进周边环境整治及修复生态治理。加强环保宣传,做好秸秆禁烧、工业企业物料堆放、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四)聚焦乡村振兴,点面结合建设和美乡村
1.继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围绕群众生活需求,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工作,加快补齐水、气、污染处理设施等突出短板,持续完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继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对镇内多条主干道、中心村、宜居点等重点区域,接续实施“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农村改厕任务;大力建设美丽宜居村庄,坚持“亮、绿、净”“三化”路线,建设打造省、市级示范村,同时在15个村(社区)内分别选取一到两个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庄开展整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立足和美乡村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深入挖掘农村生活内涵和文化传承,做好人居环境“后半篇文章”。
3.继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文教强镇的优势,实现“自然生态”+“文化积淀”的有机融合,改变农村发展路径单一的局面,加大招商宣传力度,在寻求民营企业投资的基础上,持续打造浪拔湖镇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农业产业、观光农业、第三产业发展,力争在2025年重新启动“两湖时代新城”项目的建设工作。
(五)聚焦重点项目,抓铁留痕夯实发展基础
1.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项目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始终,紧紧围绕工作部署,对照工程建设任务清单,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攻坚,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重点项目进度,确保如期按质完成各项任务。
2.加快推进S217道路征迁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紧盯节点,挂图作战,完成S217区域范围内的征地、迁坟、清表等工作,进一步启动建设相关配套工作,畅通周边交通。
(六)聚焦社会治理,精准施策推进平安建设
1.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主线,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安全生产意识;持续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针对性查摆隐患问题,高效解决企业安全风险,重点关注交通、用电用火用气、烟花爆竹等领域安全问题,有效降低各类风险隐患。
2.抓实综治和维稳。完善综合治理网格规范化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实现法律服务全覆盖,预防和及时发现各类矛盾纠纷;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和帮教转化工作,加大对重点人员信息采集力度,做到全面纳入网格化管理。
3.调和诉求与督办。深入落实群众诉求办理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纵横联动的合力,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严格按照来信来访办理工作制度,及时回应各类舆情,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
(七)聚焦自身建设,全力以赴彰显政府担当
1.依法履职增强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依法高效履职,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全面深化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重要事项信息发布,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法治成为政府的行为底色。
2.高效落实担当作为。完善奖惩并举的量化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干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强化“分秒等不起、时刻坐不住、处处慢不得”的效率意识,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3.廉洁行政筑牢底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踩纪律的“高压线”,不打纪律的“擦边球”,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理念,把有限财力用到加快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刀刃上,积极谋划一批民生改善项目,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