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提高政治执行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县纪委监委出台《南县纪检监察系统关于“提高政治执行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条硬性规定》。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欧阳艳同志充分肯定“六条硬性规定”,亲笔批示“态度鲜明,针对性强”。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积极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现择优编发,供各纪检监察组织学习。
六条硬性规定 擦亮廉洁“底色”
驻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长 颜蓉
常言道,“官有所畏,业有所成。用权不能任性,敬畏方得始终。”志才书记亲自撰笔的《南县纪检监察系统关于“提高政治执行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条硬性规定》分别从“忠诚、落实、斗争、精准、担当、自律”六个方面,给我们的思想、行为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
清正廉洁是我们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本色,反腐倡廉是纪检干部的职责使命。“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果不除恶务尽,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死灰复燃、卷土重来,不仅恶化政治生态,还会严重损害党心民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加强自身建设,锤炼过硬作风,在有效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中坚守使命、践行使命。
一、党性修养不能松
纪检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自己终生努力。我们要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惑”,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一是不贪小利。“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火,不遏则滔天。”小便宜赚得多了,尝到越来越多的甜头,极易成为“温水煮青蛙”。《不可触碰的底线4》中某官员忏悔提到“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反映出“出事”的官员哪个不是最初贪占小便宜而后来吃了大亏。二是慎独慎微。“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慎独慎微的品德难能可贵,不是难在利益取舍,而是难在信念觉悟。在新的赶考路上,党员领导干部面临的诱惑和考验将会更多,只有始终保持一颗敬畏心、平常心,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意识,才能在慎独慎微中积下尺寸之功,以修养金刚不坏之身。三要宁静致远。“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人的正常需求总是有限的,有度才有福,跳出利欲的包围当是人生的明智之选。保持平和心态,心存敬畏、淡泊宁静才能正确对待权位。革命前辈罗瑞卿见人送礼就一句话“礼退回,人处分”,杨善洲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当地政府等等。这些“明镜”,党员干部理应时刻对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豁达的心态。
二、打铁必须自身硬
纪检监察战线手中的纪检监察权是“治权之权”,纪检监察干部也是“治吏之吏”。我们要坚持用党章、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发扬“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精神,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六条硬性规定”中“对高高在上、纪律松弛、假公济私、执纪违纪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律追责任”、“对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的纪检监察干部一律作调整”等,就是帮我们南县各层级、各岗位的纪检监察干部强认知、找差距、指方向。对这“十七条禁令”,我们不仅要反复研读,做到牢记于心,在工作中作为戒尺比对一言一行,还要深悟“六条硬性规定”深层次含义,在志才书记的谆谆告诫与期盼中奋进。一是业务要精准。在监督执纪过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潦草,有可能我们工作中的一点失误,给他人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是无法预料的。要坚定地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持续性充电,才能够不间断持续地释放能量。只有这样,在纪检监察事业中,才有底气应对各种挑战和艰难险阻,才能听从召唤,随时能上。二是工作要实干。有一部电影,叫做《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拍摄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其中有一个插曲有这样四句歌词,“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从现在查办的案件、信访举报的线索和巡视巡察发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不仅是沾钱、沾权的地方容易滋生腐败,就连以往视为“清水衙门”的单位也出现了窝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严明党的纪律、严肃执纪。作为派驻纪检监察组,如果工作中不实干,问题该发现没有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问题匿情不报、不处理就是渎职。因此,我们要勇于扛责在肩,敢于唱黑脸、动真格,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新气象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正风肃纪的新答卷。
三、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今天,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依然要靠全党全国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向党内顽瘴痼疾开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影响。同时,也要看到,全面从严治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我们决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要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坚持严的主基调,全面从严、一严到底。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深刻认识理想信念不是拿来说、拿来唱的,更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只有见诸行动才有说服力。深刻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深刻认识要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必须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守住守牢拒腐防变防线,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纪检监察干部无悔的奋斗足迹。
自我加压,向高标准看齐
县纪委监委办公室(调研法规室)主任 杨雨莎
3月的某天,志才书记交给我几张写满了字的纸。回到办公室认真学习,原来是书记亲自写下的“六条硬性规定”。
想起了阳艳书记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提高政治执行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他现场发挥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也有同志和我讲,‘您的水平高,我们很难达到您的要求。’我就问,‘那应该向高标准看齐,还是向低标准看齐呢?’同志们,队伍是带出来、用出来、逼出来的,否则能力得不到提升。特别是年轻干部,来日方长,如果现在就向低标准看齐,如何迈向更高舞台?”这段话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意识到,只有自我加压,始终向高标准看齐,才能获得进步。而“六条硬性规定”,是结合南县纪检监察实际、落实阳艳书记讲话精神的具体规定,是我们加强自我建设的基本遵循。
内心是感动的,纸上的字字句句,是志才书记到南县以来对南县纪检监察系统自身建设的思考,包含了书记的良苦用心;是激动的,因为“六条硬性规定”“十七个一律”,给我们在忠诚、落实、斗争、精准、担当、自律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可循的硬杠杠,既是鞭策,更是鼓劲。阳艳书记对“六条硬性规定”的批示是“态度鲜明,针对性强”,是对南县纪检监察系统自觉接受最严格约束和监督的肯定,也让我们落实“六条硬性规定”更加有底气。
“六条硬性规定”中,有几条让我联想到了办公室工作,不免“脸红心跳”,因为平时的工作中有一些疏漏,如果能自我加压、向高标准看齐,都是可以避免的。为了落实阳艳书记指示、贯彻“六条硬性规定”,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增强思想自觉。加入纪检监察战线近五年,我深切感受到,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肩负党章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想要监督别人,不能靠着一张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证,“欲正人者先正己”,要对自己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履行职责才能更有底气。在工作中,要增强落实“六条硬性规定”的思想自觉,经常在忠诚、落实、斗争、精准、担当、自律等六个方面检视自己,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委领导指示要求到不到位?“十七个一律”所提到的问题,自己有没有,如果有,是不是及时整改了?不能出现了问题,再给自己找理由。
二是不断学习提高。反腐败新形势下,精准履职的要求日益提高,而办公室的工作也有其复杂性,办文办会要求快、准、细、实,其他日常性的工作也有一些程序性要求,在履职过程中,有时会感到本领恐慌,尤其遇到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时,倾向于借鉴以往的经验办事,对照“六条硬性规定”关于“担当”的规定,还颇有不足。对此,要开动脑筋、多看多学、努力提高,不仅要跟进学习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而且要在具体的工作中学,在向领导、同事的请教中学,特别是在提升文字写作能力、字词驾驭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上下功夫,即使遇到急事、难事,也能“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三是坚持干在实处。落实“六条硬性规定”,提高政治执行力,重在执行,关键在干,干要干在实处。一要做到“谋事在先,有预则立”,谋定而后动。每天的工作,包括上级工作部署、委领导指示要求、日常工作等,都条目式地写在笔记本上,明确时限、逐个销号,保证不遗漏、不拖延。二要做到“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现在各方面的工作多,不能疲于应付,而是要突出重点,特别对于委领导的指示要求,毫无疑问要集中精力高质效完成。三要做到“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守好岗位阵地。认真起草、审核每一篇文稿,及时收发通知、文件,做好上传下达,用心服务机关领导、同事,在抓紧抓细抓实每一项工作中练就绣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