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畅通“法法衔接”链条 提升办案质效

来源:南县纪委监委 作者:张莉 发布时间:2025-09-25  点击数:

为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年”行动,近日,南县纪委监委7·11专案组与县人民检察院业务骨干召开了一场专题案件会商协调会。会议围绕一起重大职务犯罪留置案件的定性、证据固定等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这是该县深化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凝聚反腐败工作合力的生动实践。

图片

图为会商现场。

会上,“7·11”专案组组长详细介绍了正在查办的某涉嫌严重职务犯罪案件进展情况,并重点就案件中行贿受贿行为的法律定性、部分疑难问题的证据固定标准等实践难题,向检察机关的专家同仁进行了咨询请教。

“案件的准确定性关乎调查方向,证据的扎实固定更是决定案件成败的生命线。我们希望借助检察机关的专业视角,特别是在刑事证据审查和出庭公诉方面的丰富经验,为我们的调查工作提供精准指导,确保案件从一开始就高标准、严要求,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南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肖赛良表示。

县人民检察院的同仁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和审判实践要求,从法律适用、证据采信标准、量刑情节把握以及涉案财物认定等方面,对专案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和专业解答。特别是针对新型、隐蔽性强的贿赂行为特征,以及如何构建多层次、相互印证的证据链条等问题,提出了宝贵意见。

“这种‘提前介入、同向发力’的会商机制非常高效。”县人民检察院参会同志指出,“在调查的关键阶段就证据标准、法律适用等达成共识,不仅有助于纪委监委精准固定证据,也为我们后续的审查起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实现了‘1+1>2’的效果。”

近年来,为破解职务犯罪案件调查处理中的定性不准、取证难、衔接不畅等问题,南县纪委监委与县人民检察院积极探索构建“专题会商、信息通报、同堂培训”三项协作机制,着力畅通“法法衔接”链条。其中,专题会商机制针对重大疑难案件,聚焦证据标准、法律理解等分歧,主动邀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会诊,有效提升了案件的办理质量和效率。

“我们将持续完善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协作平台,在良性互动中凝聚更大的法治合力。”南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和经验转化为可参照的办案指引,不断提升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推动我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