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的一个周日,我接到电话通知:“释葵,明天早上到专案组报到。”挂掉电话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其中,既有要参与专案的兴奋,也有对自己本领不足的惶恐。
作为一名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的“新兵”,之前我一直在南县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主任彭勃的带领下办理普通违纪案件,虽然对于一般违纪问题的处理流程有一定认识,但我从未直接参与过留置案件办理。对我来说,那是一片既神秘又庄严的“战场”。
第二天,在去往益阳市留置中心的路上,县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主任张雄一眼看出我的忐忑,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不用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这句话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纷乱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

图为滕释葵在研读相关案卷。
怀磨砺之心,行成长之路。到市留置中心后,我们便迅速展开审调工作,从摸排、搜查到内审、外调,我全程参与其中。最初,我以书记员的身份参与“12·02”专案组三号对象的讯问,整个过程主审和副审思路清晰、调子稳妥,格外注重减少对象的抗拒心理。每次谈话结束后,他们都会带我复盘,调整、传授沟通技巧。这种实战中的“传帮带”,让我获益良多。后来,我被抽到主案对象内审组,跟着市纪委监委的办案前辈开展主案对象的内审工作,他们办案不只调查表面事实,更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到有的放矢。我也意识到,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和专业积累,才能应对不同领域的审查对象,真正让人信服。
怀求精之心,行笔录之艺。在跟随市纪委监委办案前辈们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做好笔录的重要性。初期,我常抓不住重点,笔录内容冗杂、主线不清。针对这种情况,专案组组长杨柳耐心指导,告诉我一份好的笔录就如同一篇完整的审查调查报告,要让即使未参与过谈话的人也能通过它看清事实全貌。为此我借来几位主审的笔录反复研读、对照练习、逐步改进,慢慢地,我做笔录的能力也有所提升,终于能较为流畅地讲清一个故事、还原一个事实了。在办案中练习笔录要点、模拟谈话技巧的同时,我对于“固定证据”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前辈的指导下,逐渐明白了办案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如何针对性调取证据。
怀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纪检监察工作干的是“打铁”的活,干部必须自身硬、自身正。我们办的不仅仅是案子,更是他人的人生。在一次次的讯问中,我厘清了一些干部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想法的影响下,一步步走向腐化的全过程,也见证了留置对象在专案组同志多轮苦口婆心的教育下,从最初掩盖否认违纪违法行为到知错悔罪的全过程。正是在这些过程中,我真正理解了何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何为“菩萨心肠、霹雳手段”。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着小心、谨慎的态度,既敬畏权力、又慎用权力,力求每一个环节都不出错,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
通过这次跟案实践锻炼,我深刻认识到:一名优秀的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项任务,坚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审慎使用手中的权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始终怀忠诚之心,行使命之责,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积累经验,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