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家台考古(南县历史地理人文探源)
涂家台遗址发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后经过了1994年的重点调查,1999年的考古发掘,并于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湖南省南县南洲镇大郎城村东部一不规则的台地上,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保存尚好,但厚薄不匀,一般堆积厚度0.5-1.2米左右。文化内涵包含了石门皂市下层文化和彭头山文化晚期两个阶段。迄今试掘240余平方米,揭示了一批重要遗迹,包括房基、墓葬、灰坑等,并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获得了较多珍贵的资料。
灰坑:本次发掘灰坑数座。其中H1为圆形,直径3.4米,深30厘米,底部平坦,形态较规整,填土疏松,包含有丰富的皂市下层文化晚期陶片。
房址:房址2座。F2,长方形地面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东西向一排9个柱洞,柱洞直径17-20厘米,深19-23厘米,柱洞间距70厘米,墙基槽宽13厘米,深10厘米。房址处于台地北侧,在墙基以北40厘米有两个间隔1米的柱洞,当是立柱以支撑互墙,形成门道。西墙往北1.5米,有一直径1.3米、厚0.26米的圆形土台,用文化层土筑成,可分2层,上层土质粘性重,稍纯净,结构紧密、较硬,下层较上层松软。F3,为居住区的公共活动场所,因发掘规模和时间上的限制,未能全部揭露,已揭露面积43平方米,其特点是在土层中添加大量红烧土而成,并着意铺成三条东西向,宽20厘米,深3-5厘米的红烧彩带,红烧土颗粒一般1-2厘米,少有3厘米以上的,活动面不见有灰烬,红烧土还经过了拣选或筛选。
墓葬:彭头山时期,M10、M14开口层上,墓坑均为长约3.5米,宽0.6米,深0.8米的长条形,中间深、两端浅,状如小舟。M10在西向,M14南北向,随葬器物有深腹圜底钵、支座等。其特征与彭头山文化晚期同类器物大体一致。M14:1是1件造型奇特的宗教艺术品,形状略似女性的臀和大腿上部,加双乳丰臀之上,命名为“丰产女神”,出土时分成两片,一正一反,紧挨着摆在墓葬中部,拼合后发现其并非完整,可能是一球状造型的众多神像中的一组,其寓意是感谢上苍赐予了部落众多的成员和丰厚的食物,还是祈祷上苍庇佑部族更加强大,赐子更多的食物,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皂市下层文化墓葬,共4座。均为长不足2米,宽0.6-0.7米,深约0.7米的小土坑墓,方向基本为东西向,其中有3座墓保存有形态清楚的骨骸,两具仰身直肢,一具侧身直肢,葬具不详。但M18底部有灰烬,不知是不是木料腐朽后的残迹,随葬品非常简单,多为陶片、残石器、卵石,有一座M7,随葬有1件绿玉坠,M19随葬3件完整陶器,2件深腹盘和1件深腹罐。
彭头山文化和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有着直接渊源关系的连续发展的较早时期的新石器文化,它们存在于同一遗址,涂家台遗址是首例,南县博物馆已取回两具人体骨架,供人参观。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已取样作遗传基因分析,研究新石器时期长江以南居民的族属和迁徙等。
涂家台遗址的价值评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涂家台遗址是洞庭湖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洞庭湖区新石器时代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上承距今8000余年的彭头山文化,下接距今7000余年的皂市下层文化时期,是解决彭头山至皂市下层文化相互连接的重要遗址。距今约6800年的汤家岗文化前期的某些文化因素在该遗址中有所表现,一些器形表现出皂市下层文化与汤家岗文化的过渡形态。
2.涂家台遗址现存面积约3万平方米,保存尚好。调查试掘证实,遗存中有丧葬区、生活区、生产区,在距今8000年至7000年的遗址中显现出这些社会功能的区分,为我们研究早期新石器时代聚落形态、社会结构及经济形态提供了重要信息。遗址、墓葬中出土的精美陶器,制作精良、形态规整,纹饰纷繁复杂,在彭头山文化陶器器类单纯、粗犷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早期新石器时代陶器发展演变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后来汤家岗文化繁缛现整的陶器纹饰找到了渊源。
3.涂家台遗址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丰产女神”是一种带有对女性生殖崇拜的器物,在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十分罕见,是此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研究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十分难得的资料。古墓中的尸骨骨架保存完好,是研究古人类体质学,古人种学的重要标本。